一张施工许可证,从无到有需要多久?
阳新县住建局的答案是:比企业期待得更早一点。
这背后,是2025年以来该局以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服务激发市场活力的系统性实践。为加快推动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阳新力量,该局聚焦政务服务提质、营商环境优化与企业服务升级,推出一系列关键举措,持续提升企业办事体验。
一、流程再造:破解企业办事堵点难点
“从土地摘牌到开工,全程都有专人指导,比预期提前40多天!”黄石棋盘洲港区火山作业区鄂东散货公用码头工程项目负责人郑刚的话语,正是阳新县住建局高效服务的生动缩影。该局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出五项举措,系统提升审批效率:
“一窗通办”集成服务:深化“一窗通办”改革、践行“店小二”服务理念的扎实行动。在县市民之家设立综合窗口,组建“首席服务员”队伍,推行“纸质+云端”双线预审,借助可视化整改模板实现问题“一次性整改、一次性通过”。百洞峡风景区项目从报建到验收全程专人指导,施工许可前期手续办理效率提升超50%。
“开工一件事”全域覆盖:2025年9月开展专题培训后,阳新县住建局迅速将政策要求转化为服务效能。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施工许可申请材料压减46%,办理环节由5个降至1个。湖北省黄石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扑火队伍应急能力提升建设项目(阳新项目区)等6个项目通过该流程快速获证,制度性交易成本显著降低。
“一站式验收”提质增效: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联合验收阶段推出“一站式竣工验收”服务模式。联合自规、城管等部门推行“多事一流程”,梳理整合验收事项办理环节由11个降至5个,办理时间由42个工作日降至12个工作日。在百洞峡风景区项目验收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帮办代办”与“问题整改明白卡”,通过“账号代管”功能协助完善申报材料,将材料完善流程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
施工许可“分段办”:以“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为核心理念,该局针对以往项目全流程审批耗时久、开工滞后的痛点,主动转变服务方式——由审批股负责人带队上门,向企业精准解读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新政。改革后,施工许可划分为“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基基础和建筑结构”两阶段,建设单位在取得用地规划许可并承诺后,可先行办理第一阶段许可,此举有效破解审批流程与施工进度的矛盾,审批效率提升50%,项目周期显著压缩。
创新“六证同发”模式:2022年阳新县创新推出重点项目“十二证同送”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优化:建立“项目秘书”帮办代办机制,提供全生命周期“一对一”服务。在土地挂牌期间协调多部门预审,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六项证照办理时限压缩至12个工作日。湖北远大生命科学等多个项目实现“交地即拿证”,平均为每个项目节省开工时间40余天。
二、企业培育:梯度赋能产业升级
在优化审批服务的同时,阳新县住建局持续推进优质企业培育工作,通过政策扶持与精准服务推动建筑业提质增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大了,竞争力也提升了!”阳新县鑫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聪的感言,道出了对阳新县住建局精准服务的由衷认可。阳新县住建局积极落实建筑业扶持政策,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构建从政策推送、技术指导到资质晋升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建筑业服务”专业群组,第一时间推送最新政策信息,并针对企业诉求处理、资源对接与权益保障等需求,提供精准的“点对点”指导。
截至目前,在阳新县住建局的技术与政策支持下,阳新县鑫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成功实现资质等级晋升。
三、民生提质:推进民生实事,提升居住品质
“管道换了、路平了,出门再也不用绕积水坑,老房子还安上了电梯,上下楼梯也方便了,晚年生活更舒心!”居民王建国的话,道出了民生工程带来的切实变化。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切实感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便利与舒心。在兑现企业服务承诺的同时,阳新县住建局同步聚焦民生需求,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老旧小区改造:2025年投入7000万元对锦湖豪苑等3个小区实施改造,涉及84栋建筑、2764户居民,改造面积35.50万平方米。工程涵盖供水消防、雨污分流、管线规整等11类项目,目前进度已达75%,预计年底全面竣工。
保租房服务优化:阳新县住建局推动审批“瘦身”与服务升级。设立“综合服务专窗”,实现“一窗受理”,申请材料由15项精简为核心要件,办理时间压缩至7个工作日。顺安家园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总投资1.297亿元,规划建设4栋楼共396套房,1号、2号楼已于7月5日完成摇号分房,3号、4号楼也于9月1日完成摇号,目前已全部交付使用。有效缓解了当地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压力。
加装电梯民生工程:2025年计划加装电梯60部,目前已开工60部,完成40部。阳新县住建局加强进度督导与矛盾协调,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总结推广社区差异化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切实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出行难题,提升居住品质与城市文明形象。
四、数字赋能:推动服务升级,提升审批水平
为持续巩固“比企业期待更早”的服务成效,该局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实现“政策精准推送、服务主动上门”:
建立企业常态化联络机制,开展重点企业走访调研与送证上门服务,通过“绿色通道+专班跟踪”机制助力项目快速落地,施工许可办理平均时限再压缩15%;
推广工程款支付预警与合同网签系统,预警系统靠大数据识拖欠隐患,结合双向担保、过程结算降风险;网签系统电子化确认条款、实时更新,联动预警追踪资金,流程从3-4天缩至1天,实现资金快拨与监控。两系统助主管部门实时掌握合同签履约情况,为政策提供数据支持、规范市场,有效降低工程款拖欠风险;
在全省率先建成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审查系统,覆盖设计方案校核、施工图审查全流程,审查效率提升50%以上,通过“图模一致、智能预警”减少设计修改反复,间接缩短施工许可前置审批时间。
阳新县住建局负责人表示,从审批流程的“减法”到服务效能的“加法”,从企业培育的“赋能”到民生服务的“暖心”,阳新县住建局2025年的系列改革举措,始终聚焦企业与民众关切,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真正的营商环境优化,正是从企业和群众的实际感受出发,以改革之力破解难题,以服务之暖赢得认可。(付钰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