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关注

武黄同城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2-04-11 10:37 来源:黄石日报

仲春,黄石,武汉城市圈,处处澎湃着拔节生长的脉动。

花湖机场,飞机轰鸣,带来黄石临空经济新蓝海。

武黄高速、武石城铁、武阳通道……武黄同城化物理距离越来越近。

离岸科创园、科技城、光芯屏端网……武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越抱越紧。

时代足音正铿锵,武黄同城向未来。

融入的刻度,铭印武黄同城的潮声

同饮一江水,就是一家人。黄石与武汉,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产业相通。

早在清末,黄石与武汉就进行了一次工业文明的大融合,汉冶萍煤铁厂矿就是成功对接的范例。

新中国成立后,黄石输出的铁矿石、铜、煤炭、水泥等资源,为武汉的大发展贡献了黄石力量。

改革开放后,“荆楚第一路”武黄高速公路,更加拉近了黄石到武汉的距离。

两城相邻相依,犹如手足难分。2004年7月,华中腹地湖北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黄石加快了与武汉对接的步伐。

3年后,作为武汉“1+8”城市圈中的一员,黄石被列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依托武汉、接受辐射、积极参与、主动服务、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乘着武汉城市圈的东风,黄石顺势而为、借势而进,收获了成果,也跨进了“深水区”。

进入新时代,区域竞争,群雄逐鹿。中部湖北,肩负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重要使命。武汉作为湖北经济“最强军团”,发展的格局在变、经济的体量在变、释放的效能在变。“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的武汉城市圈“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启幕。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把省级层面的“重要使命”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黄石造势而起,乘势而上——

2021年8月11日,中共黄石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黄石市委、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推动黄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以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为引领,在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交通互联、开放流通、市场融合五个方面作示范,把黄石打造成全省重要增长极。

这是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

从“对接武汉”到“融入武汉”。黄石市“同城办”接受“武圈办”的协调与领导。同时,组建了交通协调组、科技发展组、产业招商组、公共服务组和生态环境组。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黄石还建立了日常调度机制、内部办公会议制度,完善了定期工作报送和督查通报制度,研究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年度重点项目(事项)清单。

42个重点项目、98项重点工作……认识理解更加到位、思路路径更加清晰、目标任务更加聚焦、推进步伐更加有力,黄石正把美好愿景变成日渐清晰的“施工图”。

融入武汉城市圈,除了“紧盯”武汉,与周边城市的交流互补,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也是关键一环。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2021年7月、9月和2022年3月,市主要领导率团先后赴黄冈、鄂州、咸宁三市考察学习,并分别签订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简称《协议》),携手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交通互联、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武汉、黄冈、鄂州等兄弟市州也相继来黄考察,积极推动《协议》事项落实落地。

抱团发展,合作共赢。黄石市政府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了3个协议16项合作内容;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武汉光谷电子信息产业园共育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民生福祉,共建共享。黄石23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国家、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实现跨省、跨市住院直接结算。

黄石还开通“城市圈通办”窗口,106项高频事项跨市通办;公积金10项业务可网上办理;6家A级风景区纳入湖北省旅游年卡。

市发改委四级调研员万学军表示:“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黄石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五年有示范’的预期目标。”

创新的杠杆,撬动武黄同城的支点

历史的机遇赋予这片土地炙手的热度。

3月30日,武汉光谷,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举行招商推介会暨入驻项目签约仪式,12家企业入驻。

同一天,在大冶湖核心区,黄石科技城一期项目科创中心的展示中心,又迎来一批来自武汉的考察者。

2021年6月22日,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在光谷开园运营。这是全省首个在武汉建立的离岸科创园。

黄石市科技局副局长钟声介绍,不到一年时间,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已引进63家企业和机构,聚集研发人员近300人,组建了30个技术创新团队。

为打造一个与光谷科创大走廊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样板区和高层次人才聚集区,黄石投资100亿元建设黄石科技城。

目前,黄石科技城一期项目科创中心签约入驻科技型企业20多家。二期工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产业园即将开工建设。

把科技创新的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的“最大增量”,黄石在创新协同上作示范,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黄石以“硬核力量”推动与武汉城市圈城市的相生共赢,积极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功能区。

“武汉缺什么、黄石补什么;武汉做什么,黄石配套什么”,在产业协作上作示范,黄石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与武汉产业互补共赢的能力。

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同创新,黄石甘当绿叶,精准发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1个两千亿级、1个千亿级、两个五百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去年底,投资50亿元的锐科黄石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成功签约。该项目达产后,年营业收入60亿元,成为锐科全球性行业示范项目。

如果说,锐科智能制造基地是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例证,那么,宝钢新港项目和湖北优科项目则是配套武汉产业的典型。

面向武汉汽车、家电行业需求,发展低温合金钢、高强用钢、精品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宝钢新港产业园和湖北优科年产225万吨精品板材项目,不仅为全省汽车、家电产业配套100万吨钢铁板材,还填补全省钢铁产业链空白。

黄石市经信局政策法规科科长胡志旺说,目前,黄石200多家规上制造业企业与武汉企业建立稳定的产业链配套,有130多家企业与省内外5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建有产学研合作关系,年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270多个。

近年来,东贝集团在推进技术创新和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中,借助华中科技大学和光谷科创大走廊的人才优势,一路走来,从定频到变频、从家用到商用、从大体积到小身段,东贝集团将压缩机产品打磨得越来越高端。

三环锻压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济南铸锻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功开发出了数控肋骨冷弯成形机系列,获得国家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合作共建、协同创新。黄石借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模式、政策制度和招商引资方面的经验,共建“飞地”园区,发展“飞地”经济。

据了解,黄石正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联造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联建武汉东湖(黄石)光电子信息产业园,联组光谷科创大走廊产业发展基金等。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黄石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

动能的蓄积,牵引武黄同城的能级

拓展城市新格局,提升城市新能级。

在交通互联上作示范,黄石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临江、临港、临空、临光谷优势,全面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航运网、高铁网、航空网。

“融入大武汉、建设大交通、培育大物流、强壮大产业、促进大发展。让优势更优,把长板加长。”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卢亚军说。

与邻共舞,携手共赢。鄂州的花湖与黄石接壤,居民多数为黄石人,工作在黄石、生活在鄂州;黄石的江北区域与黄冈的散花共处,散花居民居住在黄冈、消费在黄石。尤其是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和武穴长江大桥的相继正式通车,黄石与周边城市的距离更近、融合更紧。

今天,凭借黄石新港、花湖机场的枢纽优势,黄石正同黄冈、鄂州共同编制《黄鄂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深度融入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布局。

对接花湖机场,开通机场公交线路;巩固黄冈浠水的城际公交;谋划与省铁路集团武黄城际铁路公交化营运……

推进武阳高速黄石段、武阳高速阳新连接线、大广高速东方山互通建设;推动351国道阳新毛坪段改建,106国道大冶段改造、黄鄂隧道工程建设。

黄石新港与武汉阳逻港,同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两地正在谋划开通“武汉·黄石-东盟”实验航线、黄石新港至武汉光谷高速公路、武鄂黄市域铁路等。

一条条铁路、公路、航线、水路纵横串联,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如同人体内四通八达的毛细血管,活力涌动、血脉畅通。

在开放流通上作示范,黄石打造湖北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综合保税区、建设现代化贸易港、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市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王旭东告诉记者:目前,综保区、保税核心加工区分别完成了35%和80%的工程量,已签约项目8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引进了一批知名跨境电商企业。粮食口岸完成了首笔粮食进口业务。

在市场融合上作示范,黄石打造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聚焦消费扩容升级、旅游消费体验,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万达”的故事,尤值一叙。

2015年7月,位于黄石港区的黄石第一家万达广场开业。“日均3万人次的客流量,周末有6万人次左右,节假日一般都在10万人次以上。”黄石万达广场总经理王欢底气十足。

6年后的2021年11月,位于下陆区团城山的黄石第二家万达广场开业。此前,王欢表示过担忧: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一个重要指标——周围1.5公里以内的消费人群数量,第二家万达广场并没有达到相关标准。

然而,就是这个消费人群“没达标”的万达广场,打破了尘封6年的记录:开业三天,客流量累计破50万人次,销售额破5300万元,位居全国万达广场之首。

王欢一度很惊奇。然而,她在两个万达广场地下车库发现了一个现象:近1/3的车辆是外地牌照,以武汉、黄冈、鄂州三地最多。这充分体现黄石消费业态、服务水平、消费能级能量的优势,对周边城市消费人群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同样,黄石武商MALL的VIP常年活跃会员6.5万人中,黄石人占比67%,黄冈人占比6.6%,鄂州人占比5.1%,其他占比21.3%。

黄石港区发改局局长刘方讲述的故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汉路改造后,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摩尔城周边门店“一店难求”,连位置较偏的摩尔城招商部也不得不让出门店。

谈起这个故事,刘方深有感触。他说,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城市练好“内功”,有“烟火”气息,就能吸引人、留住人、引来人。

谈起黄石中央文化区,黄石世界城新街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山峰信心满满。他说,有信心将中央文化区建成黄石的新地标。

据了解,以华新旧址为核心,东连长江、西接磁湖、南临商业街、直通湖北师范大学的中央文化区项目,将打造成集文博、文旅、文娱、文商、文创“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项目“施工图”正变为城市“实景图”。山峰兴致勃勃表示,华新旧址东广场今年“五一”可开门迎客,新青年文化半岛项目预计年底可试营业。

征途星辰大海,铿锵阔步前行。

黄石正迎风起舞,砥砺奋进在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的征途上。

▶新闻链接

大事记

2004年7月,湖北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

2007年12月,武汉“1+8”城市圈中成员单位,黄石被列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3年1月,在理念、产业、设施、市场“四个方面”对接大武汉。

2020年10月20日,2020湖北黄石(光谷)产业投资推介会暨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在武汉揭牌,25个项目集中签约。

2021年2月18日,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启动建设。

2月21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2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23.04亿元。

4月2日,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

5月19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九市负责人签署《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5月28日,省发改委印发《黄石临空经济区总体方案》。

6月6日,“同心筑梦·同城共进”2021武黄同城暨黄石(光谷)产业投资推介会在武汉举行。

6月11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水务工作第一次座谈会在汉召开,明确了水务同城化发展“五同五共”的思路和重点任务。

6月17日,武汉城市圈九城同步开设“武汉城市圈通办综合窗口”,公积金提取、医保异地就医备案等10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市通办”。

6月18日,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第一届合作会召开,九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订了《武汉城市圈城市生态环境合作协议书》。

6月22日,武汉城市圈首家离岸科创园——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开园。

7月13日,黄石党政代表团赴黄冈市考察学习,黄石市政府与黄冈市政府签订《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月11日,中国共产党黄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黄石市委、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推动黄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9月4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工作规则》,九市联合组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

9月9日,黄石党政代表团赴鄂州市考察学习,黄石市政府与鄂州市政府签订《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16日,武汉城市圈九城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联合主办2021武汉城市圈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

9月17日,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结束了黄石阳新县和黄冈蕲春县居民轮渡过江历史。

9月18日,武汉城市圈第一次科技同兴联席会议召开,审议通过《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协调机制》《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和《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2021年度工作要点》,达成了《武汉城市圈科技资源共享合作协议》《武汉城市圈科技平台共建合作协议》。

9月24日,武汉城市圈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在汉举行,九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共同签署了《武汉城市圈住房公积金中心关于推进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发展的合作协议》。

9月25日,武穴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武汉城市圈又新增一条快速过江通道。

10月8日,九市选派工作人员赴“武圈办”秘书处正式集中办公。

11月11日,黄石市人民政府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战略合作协议》;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与武汉市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服务中心签订《光谷科创大走廊光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合作协议》;黄石市国资公司与武汉市高科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2月21日,武汉、黄石两地人社部门签订《武汉黄石人社同城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市、黄石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共享合作协议》。

2022年3月20日,印发《关于成立黄石市“五个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

3月26日,武汉党政代表团来黄石调研对接,双方共签订《武黄自然资源和规划同城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武汉·黄石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合作协议》等5项合作协议。

3月29日,黄石党政代表团赴咸宁市考察学习,黄石市政府与咸宁市政府签订《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

4月8日,鄂州党政代表团来黄就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进行考察交流。( 鲍俊辉 易木生 梁坚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