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九村位于浮屠镇西边。武阳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发达,直接富河。虽然地理条件优越,但是村里曾一度贫穷落后。
明九村村支书方学家带领村两委,改革创新,立志图强,招商引资,力图改变村里的贫穷村貌。
一系列的“保姆式”服务出台,湖北冠林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阳新家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企业纷纷落后明九村。
如今,村里的经济活了,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明九村还被评为2014至2016年度县级文明村。
一年四季果飘香
17日,今日阳新记者在明九村采访时,发现村委会斜对面的马路边上,一座占地800余亩的果园,果香四溢,吸引着市民争相采摘。
“这里有火龙果、四季柠檬、4029梨、日本甜柿、青苹果、香瓜、丑八怪、李子等水果。”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行走在果园里,听着果园负责人李纯英介绍着。
大棚内挂着红色的火龙果,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不禁摘了一个尝鲜。剥开红龙果的外皮,红色的果肉散发出淡淡的香甜味,咬上一口,多汁的果肉让人回味无穷。
“火龙果的销量非常大,挂的果都被采摘客摘完了。”李纯英说,红龙果不仅味道香甜,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它独有的花青素,拥有抗氧化、衰老,预防疾病的效用,所以很受大家的喜爱。”
“针对明九村及附近的村民,部分水果实行了优惠价格。”李纯英说,附近村民前来采摘,部分水果价格降到了1元一斤,“果园里大部分水果都是今年进入生产期,降低价格主要是让村民尝尝鲜。”
6月份开园,短短个把月时间,果园收入了4万元左右。
在果园里,记者时不时地听到采摘客嬉笑的声音。
“我们主要是想把果园打造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绿色食品,一年四季都有水果采摘。”李纯英说,2014年果园正式动工建设,目前共投资了2200万元。
用工优先考虑贫困户
李纯英并不是果园的老板,她是老板李学兵的妹妹。“我哥哥在东莞开了一家鞋厂,之前,我一直在厂里当管理。”李纯英介绍,因为她老家是枫林镇的,所以2014年,哥哥李学兵回到家乡来到明九村种植果园,取名湖北冠林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因为东莞还有鞋厂,所以李学兵很少来果园,全由李纯英负责管理。“我因为不懂行,开始都是亏的,特别是去年和前年遇到了自然灾害,损失更是严重。”李纯英说,种植果园,走了些弯路,如今,风雨后终于见了彩虹。
“四年的等待,总算等到了果树挂果。”李纯英说,自己遇到了很多困难,要不是明九村村干部的帮忙,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企业能落户村里,属实不易,如果村委会不全心全意的服务,谁还敢来呢。”明九村村支书方学家这样说,“只要我们能使得上劲,我们会百分之百的投入。”
果园建设完工到栽培看护,根据果园的用工需要,在本村招了11个村民在果园工作。“其中5个是贫困户。”方学家说,“平均每个人一个月能拿2500元工资,解决了村民的贫困问题。”
当天,记者在果园里,看到了工人陈秋英正在招呼采摘客采摘水果。她今年44岁,丈夫几年前在外务工时摔伤,不能动,家里的重担落在了陈秋英的肩上。家里又有80多岁的婆婆,还有个正在读书的小儿子,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贫困。自从果园建成后,村委会推选了陈秋英到果园工作,缓解了一家人的贫困状况。
“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工资,让我家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乐观的陈秋英向记者介绍,家离果园近,不但能赚钱,还能照顾丈夫和婆婆,“非常感谢村委会和果园的老板。”
和陈秋英一样,村民周现兰也是因为丈夫患了病,不能干重活,所以被安排到果园上班,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来源。
一家养殖场正在动工
在明九村的后背山,正在建设一家养殖场,占地面积300亩。“这座养殖场是今年6月份动工的,两个老板合伙,投资了50万元。”方学家告诉记者,村委会投入了30万元的扶贫资金,按照占股比例进行分红。
“等养殖场建成开业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到时候会请村里的村民来工作。”在现场指挥建设的其中一个老板方依朋告诉记者,在用工上,首先考虑村里的贫困户。
“根据市场分析,现在主打养殖鹅。”方依朋告诉记者,“我们在广东找到了收购商家,所以不担心卖不出去。”
根据自己的规划,方依朋打算在养殖场附近建一座小型水库。“明九村历来缺水,水田灌溉成问题,如果建了座水库,可以解决灌溉问题了。”方依朋说,这不仅仅解决了养殖场的水源问题,更能解决全村的水源问题。
“一个村能否脱贫致富,主要是看这个村有没有企业。”方学家说,一个企业不仅仅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问题,更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能促进整个村的文明进程。
“企业落户村了,村干部就要做好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好地生根发芽,更好地发展。”方学家说,也只有企业赚钱了,村民的口袋才能鼓起来。(石振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