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阳新要闻

油茶之乡唤醒绿水“金山”

发布时间:2015-11-06 08:35 来源:今日阳新 许岚

2000年,我县油茶种植面积45195亩;2008年,油茶种植面积87987亩;2014年,油茶种植面积20.6万亩。截止目前,我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22.98万亩。在历史不断变迁的进程中,我县油茶产业经过发展、停滞、涅槃、新生,唤醒了这片绿水“金山”,让荒山拾翠,绿水长流,金山永驻,被光荣授予“中国油茶之乡”。

种植大户盼致富长远
11月3日,秋高气爽,今日阳新记者来到了县经济林示范场油茶良种基地,只见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红绿相间的果实缀满枝头,洁白无暇的花朵汇成了醉人海洋。繁茂树丛里,农户们提着小桶,拎着袋子,忙碌采摘着深秋的果实,几只小狗欢乐嬉戏,似乎也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看,这样给油茶果剥壳省力省心多了!”基地工作人员一边操作着最新引进的油茶果剥壳机,一边耐心地为种植大户们讲解介绍。看着颗颗饱满的果实转瞬之间就变成了茶油籽,大家欢呼雀跃,纷纷争着上前尝试。场长柯魁林微笑地介绍说,目前基地自有油茶6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油茶1万亩,长年以来,通过和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交流,长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及各项服务。
三溪镇丫吉村的樊启林,从前是一名泥瓦匠,靠做苦力活勉强维持生计。2009年,看着政策大好,他承包了60余亩荒山荒地种植油茶,去年鲜果丰收时节纯赚3万元,今年产量翻番,预计纯收入可达六七万。樊启林憨厚地笑了笑说:“种油茶这几年投资不大,收益不错,还改善了我们全家的生活,真是一条稳定致富的好路子。”陶港镇陶港村的樊仁龙,2006年退休之后回乡种植油茶30亩,首期投资3000元。尽管已是70多岁高龄的老人,他依然精神矍铄,干劲十足,亮着嗓门说:“今年产量很好,收入大概有6万多,就盼着油茶进入高产期、稳产期,让我们的致富路走得长远,走得稳当!”
不过,也有种植户透露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白沙镇梁公铺的梁师祥说,他种植了65亩油茶,今年采摘鲜果近3万斤,自炼毛油几百斤,可整日忙碌着找寻好买家,也十分发愁。对此,平原村油茶专业合作社的石教学说,如今该村合作社已有十五六户茶农入股,大家时常聚在一起探讨技术问题,相互传递信息,不仅生产、采摘更加娴熟到位,销路也拓宽了很多。

规模企业求双赢发展
来到三元实业,只见公司空地都被铺天盖地的油茶果占据了,暖暖秋阳照耀下,工作人员正手执铁耙,卖力劳作。参观了琳琅满目的产品展厅、现代化科技造就的无尘车间,人们不禁啧啧惊叹。
三元实业总经理明春桃介绍说,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油茶2万亩,带动100多个农户脱贫致富,去年收购茶籽30万斤,今年截至目前收购茶籽60万斤,由于产品把关严格,质量上乘,远销台湾、韩国等地。“这些茶籽,通过现代化工艺深加工,不仅可做高端食用油,还可制成化妆用品、洗涤用品,甚至连果壳也能制成有机炭,充分实现了油茶经济效益最大化!” 明春桃还计划,该公司将致力于扩大本地原产品的消化利用,稳定本地茶果的销路,从而进一步调动茶农积极性,实现公司与农户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她自信地微笑着说:“自从开办公司以来,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接着,记者来到了与三元实业合作的排市镇王垴村油茶基地,只见山川披绿,花海烂漫,绵延不绝,好一幅清新秀美的画卷。今年65岁的张远佳说,从前自己只有几亩薄田,收成也不理想,加上家中人口众多,负担沉重,常常只能外出打些零工,卖点苦力,生活非常艰难,“现在好了,跟着村里种些油茶,收获的时候公司就来收购,还可以帮忙采摘,每年都能赚两万元。”

油茶产业经涅槃重生
提起阳新油茶产业的发展史,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陈曦不禁感慨万千,他介绍说,阳新县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合油茶生长,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期便开始种植油茶,至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县大面积发展油茶种植,建设油茶基地,油茶生产面貌焕然一新,1978年建成了樟桥、后山、钟山、东源、月山、雅山、姜祥、银山八个油茶基地片,面积达6.52万亩,油茶籽产量达到1050吨,被省林业局确定为木本油料林基地县。1981年至2000年,由于茶油价格低,管理体制不稳定等因素,我县油茶基地建设基本停滞,全县油茶林面积下降到4.5万亩。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山茶油作为高品质健康食用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看到了油茶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决定立足阳新优势,将油茶当作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在全县掀起了油茶产业发展的新高潮。
我县每年为油茶发展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近1000万元,县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资金100万元、债券资金500万元用于扶持油茶产业,为油茶种植大户发放补助资金。与此同时,在优惠政策和雄厚产业基础的吸引下,各大企业纷纷投资发展油茶,三元实业、富川油脂、恒保集团先后落户阳新,共计投资10800万元建设油茶基地,创立了阳新茶油品牌。其中,富川山茶油系列产品被认定为中国绿色食品、中国有机产品,售往全国各大超市,谷堤绿魁牌系列山茶油销往上海等各大超市,并与香港、新加坡等地签订了购销合同。2007—2009年,我县每年新建油茶基地面积超过10000亩;2010—2015年,每年新建油茶基地面积超过20000亩,现有龙头企业3家,油茶专业合作社4个,油茶种植户6000余人,年产茶油1500吨,年产值近3亿元。
茶农遍地开花,茶园千里飘香。至此,我县油茶产业得以涅槃,重获新生。

五年规划促全面腾飞
对于阳新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县油茶办公室主任鲁礼诚说,现阶段而言,我县大部分的油茶还需等待三至四年,便能进入丰产期和稳产期。“油茶经济有一个周期,5年收益,8年丰产,50年稳定出效益!”
当前,我县油茶的生产经营还处于小农经济模式,农户多采用粗放式管理,产量较低,并且多为自营自销,收获后就在小作坊里加工茶果、提炼茶油,然后前往外地寻找客户,这样造成了销售分散无序,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龙头企业原料不足,设备闲置,无法满足其产能需求。对于这些问题将来如何改善,鲁礼诚说,下一阶段,我县将积极与三元实业等公司加强协调交流,为当地茶籽、茶油制定相应的保护价,在提供销路的同时最大限度确保农户利益,稳定农户收入。此外,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我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补贴,促使农户购买先进机器设备,学习先进技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产量,增强发展信心。
“如今,我县勾勒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宏图,按照规划,将投资油茶产业2.7亿元,改造低产油茶林2.4万亩,扩大油茶基地至32.6万亩,预计到2020年,我县每年新增茶油4080吨,新增产值3.7亿元,这将极大推动阳新林农脱贫致富进度和县域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促进全县油茶产业全面腾飞!”鲁礼诚充满信心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