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阳新要闻

汗水洒邮路 好事做一路

发布时间:2021-05-31 10:35 来源:黄石日报 

10多年前,被当地人形容成“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木港镇吉山乡,对投递员而言,是阳新境内路途最遥远、道路最难行的邮路。

党员余源洁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陡,默默坚守这条偏远艰苦的乡邮路,用心服务9个行政村、3890户农家、1万多名村民。18年来,他汗水洒邮路,好事做一路,不仅成为木港镇村民最信任的乡邮鸿雁,也成了全镇口口相传的“活雷锋”。

最受信任的乡邮鸿雁

2003年,16岁的余源洁穿上中国邮政的绿色制服,背上邮差包,蹬一辆二八自行车,从此踏上蜿蜒崎岖的吉山邮路,每日往返奔忙80多公里,为乡亲们送信、送报刊、送汇款单。

那时,乡下还是土路,骑车颠簸不已,遇到坡陡路滑,自行车上不去,余源洁干脆把车停在路边,徒步翻山越岭。“最难的是下雨天,山路满是泥泞,一天跑下来,变成了‘泥人’。”余源洁回忆,送信路上摔伤扭伤是家常便饭。

他负责的邮路下辖9个行政村,村组分散,山高路远。最远的枣园村位于横岭山脉,距离驻地40公里之遥。他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去枣园村朱家湾送一张汇款单,徒步翻了2个山头,来回走了3个多小时山路,“辛苦倒不觉得,当时特紧张,生怕丢了钱,失去了信誉。”

10多年前,没有便捷的银行转账,余源洁除了送报、送信,主要送汇款单,一天要送10多张,笔笔都是急需的生活费;如今网购时代,乡亲们天天收包裹,平均每天要送八九十个大小包裹,最多时一天要送200个。18年来,无论邮路多么艰苦,工作多么繁重,当天该送达的他绝不耽误,从未喊过一声苦。

是什么让他日复一日,任劳任怨?余源洁说,无论是过去的汇款单还是今天的包裹,他送去的都是远在他乡务工子女寄给家人的牵挂,是留守家中的老人、孩子收到的安心和欣喜。“乡亲们都盼着呢,我必须第一时间送达。”

口口相传的“活雷锋”

“洁子,你来啦!”乡亲们都和余源洁成了朋友。他被大家熟悉,走进乡亲们心里,不仅因为他恪尽职守,还因为他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地为大家服务。

2017年夏,余源洁送信途经枣园村七旬独居老人吴高汉的家,发现老人病倒了,一打听原来是老人断药了,因为年迈腿脚不便,无法下山买药。余源洁当天忙完就拿着处方去镇卫生院、药店把药买齐,送药上山。从此,余源洁每个星期都会去看望老人,帮忙跑腿买药和生活用品,一直到两年后老人去世。

余源洁悄悄帮扶寒门学子小娟(化名)8年多的事也一直为人们称道。

2012年,余源洁在塘畔村送信时听说小娟成绩优异,但命运坎坷。女孩刚出生母亲便离家失联,其父精神失常,小娟只好跟着奶奶相依为命。一次,小娟的父亲割脉被邻居发现后,余源洁第一时间赶到将其送医抢救。之后,他多次找镇政府,帮小娟家成功申请低保救助。余源洁还四下打听,在网上联系了江苏省一个名为“成长之树”的公益助学项目,帮助小娟从五年级到高中每学期都申领到助学金。2020年,小娟收到湖北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第一个向“余叔叔”报喜。

然而,这些工作之外的事,在余源洁看来都只是举手之劳。

木港镇的好人名片

2011年,余源洁光荣入党。自打胸口别上了党徽,余源洁凡事都更加积极地冲锋在前。

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他毅然投身抗疫一线,每天开车往返木港镇26个行政村,义务运送防疫物资,帮村民采买生活用品,2个多月没回家。同年7月防汛期间,他主动请缨加入抢险突击队,在汛情最严峻的牧羊湖堤值守1个多月,日夜巡堤,扛沙袋,筑堤坝,累了就在村委会办公桌上眯一会儿。

“余源洁是乡亲们心里的‘活雷锋’,也是咱木港镇的好人名片。”木港邮政支局局长谢浩然说。

2013年—2021年,余源洁数次获得各级行业、政府授予的“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最美快递员”等荣誉称号;“木港”好人、黄石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黄石市防疫先进个人等荣誉让余源洁成了木港镇家喻户晓的名人。

虽然成了名人,在这个憨厚朴实、不善言辞的邮递员身上没有半点膨胀的痕迹。“和普通邮递员相比,我是党员;和党员相比,我是先进,为乡亲们服务,我一定要做得更好!”(顾文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