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名称 关于印发《城东新区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00014349/2022-54772 发布日期 2022-07-19 发布机构 阳新县城东新区管委会
文号 文件分类 综合政务 所属机构 城东新区

关于印发《城东新区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相关部门:

《城东新区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经党工委研究同意印发,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阳新县城东新区党政办公室

2022年5月15日

城东新区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对遏制耕地撂荒的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抢抓农时认真做好撂荒地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新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村(社区)、小三场为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管理,按照先易后难、重点推动、全村推进的思路,将撂荒地复耕复种任务分解到村、组、户,落实到地块。6月底新区撂荒地复耕复种面积达95%以上。

二、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3月28日开始)。各村(社区)、小三场要迅速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措施,夯实责任,全面进行动员安排。要通过村广播、手机微信群、打电话等多种方式,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广大农民群众珍惜土地、用好耕地,为治理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同时,要动员村民群众自觉保护好承包地,切实经营好农田、果园,确保农村耕地可持续利用。

(二)调查摸底(4月25日前)。各村(社区)、小三场明确人员,成立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调查耕地撂荒原因,摸清耕地撂荒情况,分组逐地块登记造册,分类制定落实复耕复种措施,建立撂荒地复耕复种台账。3月21日前,各村(社区)完成耕地撂荒情况摸排,制定复耕复种计划、复耕复种措施。

(三)集中治理(6月30日前)。各村(社区)、小三场根据摸底工作台账,结合治理耕地区域、交通实际情况,以治理撂荒农田、土地为重点,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进行集中治理,主要任务:一是通报摸底情况;二是研究确定治理方案并进行公示;三是逐户逐地块进行集中治理;四是对收回的村集体土地、农村承包地进行研究,形成会议记录,按程序进行处置;五是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全面进行复耕复种。

(四)查漏补缺(11月30日前)。各村(社区)、小三场对治理目标任务,认真开展撂荒耕地治理自查“回头看”,对本辖区内的撂荒耕地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逐村进行查漏补缺,完善台账资料。

(五)考核验收(12月31日前)。新区将成立专门的考核验收组,根据作物季节采取阶段性验收。7月20日前,开展大春作物撂荒地复耕复种阶段性验收;10月20日前,开展晚秋作物撂荒地复耕复种阶段性验收;12月15日前,完成经济作物撂荒地复耕复种阶段性验收。

三、工作措施

(一)有序推进撂荒地综合利用。在摸清底数,准确把握情况的基础上,分类推进撂荒地利用,对地势平整的撂荒地,要尽快复耕,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对地势凹凸或处于坡地的撂荒地,根据地理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生产,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对季节性撂荒地,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提高耕地质量。

(二)严格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一是对撂荒的承包地,一律停发耕地地力保护等补贴,直到复耕为止。按程序认定撂荒年限,对撂荒1年的承包耕地,要教育农户立即复耕;对撂荒2年以上的,且农户不愿意复耕的,村集体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并与土地承包户签订收回土地合同,村集体可收回土地经营权,经村两委会研究决议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收益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优先种植粮食作物,直到原承包农户自愿耕种。二是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依法收回承包地作统一安排。三是对已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恢复耕种;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由县级以上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如该土地原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恢复耕种。

(三)加强治理政策支持激励。对村(社区)集体依法收回土地经营权的,镇政府将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重点对集中连片撂荒地复耕复种进行支持,对积极参与治理耕地撂荒的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予以项目扶持。

(四)引导农户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按照“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弃农经商、长期外出务工或家中缺少劳动力等无力耕种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在不改变撂荒耕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完善“主导产业+特色种植”的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五)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一是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全程式、菜单式服务模式,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对撂荒地集中的区域,对一些农业生产技能弱的农户,开展“一对一”帮扶,让他们尽快熟悉技术、熟练运用技术,提高生产能力。

(六)改善撂荒地耕地条件。要结合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采取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等措施,尽快恢复撂荒地肥力。对因灾损毁的撂荒地,要尽快修复、恢复生产。要配套完善灌排水、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提升宜机作业水平提升产出水平,引导农户配套农机装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区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黄冰同志兼任,肖福喜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督办指导各村(社区)、小三场土地撂荒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建立新区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小三场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全程深入指导、依法有序开展撂荒土地治理,确保各阶段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责任落实。把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列入“三农”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工作机制,村(社区)、小三场党支部书记和包户负责人承担直接责任,将撂荒土地专项治理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阶段任务要求,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确保治理工作每个阶段取得实效。

(三)建立长效机制。各村(社区)、小三场在治理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撂荒耕地治理办法,建立健全土地承包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治理成果,实现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防止撂荒耕地问题反弹。

附件:城东新区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城东新区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

组  长:郑  斌  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综合管理区(农场)党委副书记、主任(场长)  

副组长:黄  冰  党工委委员

成  员:黄太和  财政分局局长

刘池树  纪工委副书记

肖福喜  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李洪亮  农业服务中心干部

各村、社区、小三场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黄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肖福喜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