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阳新县交通运输局大件运输许可现场核查协作机制规范化试点创建方案

发布时间:2024-05-13 10:52 来源:县交通运输局

根据省营商办《关于开展2024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确保全省关于“大件运输许可现场核查协作机制规范化”先行试点改革事项能在阳新县先行先试,有效提升我县大件运输现场核查质效,保障大件运输畅通安全,推进大件运输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创优交通运输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特制定本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精神,以“工作规范化、流程标准化、数据精细化、服务人性化”为工作目标,提高现场核查时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机制创新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打通便民利企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交通运输部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作用,为阳新实现中国现代化当好“开路先锋”,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改革目的

进一步提高大件运输许可现场核查协作机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健全完善大件运输现场核查的协作配合机制,规范大件运输许可现场核查的基本流程、职责和分工,明确现场核查的车辆保障,设备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提高现场核查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及时性,提升大件运输现场核查的质量和效益,保障物流畅通和产业安全,高效服务大件运输企业,助力阳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改革基础

一是经济迅猛发展,全县态势良好。阳新县为2023年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县市,2023年GDP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实现三年三跨越。经济总量进入全市第2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亿元,增长16.4%,在全省79个县域经济考核县市中县市排名第五。县域经济考核挺进全省二类县前十(第9位),中部百强县进位至第84位,入选全省“双集中”试点县。2023年,阳新县被认定为全国示范县(市),列入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示范期间内享受6项支持政策,包括优先列入试点以及省级在资金分配、用地指标安排、重大项目落地等方面的优先支持。

二是地理区位优越,交通条件便利。阳新县地处鄂东南,紧邻武汉、黄石,与江西接壤,为打造武汉都市圈提供阳新支撑。阳新县交通布局合理、路网建设完善,水路、陆路交通便利,为过境及境内大件产品安全、高效、快捷运输提供了硬件保障。阳新农业、工业、矿产业、服务业、外贸进出口业发达,近年新型工业化如生物医药、绿色建材、品牌鞋业、智能制造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于大件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只有更为高效、安全的运输服务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三是创建基础扎实,适合创建试点。阳新大件运输业务量大,2023年经办大件运输许可业务一类件4件,二类件1484件,三类件164件,共计1652件,其中在阳新起运587件,过境616件,抵达阳新的281件。2024年至4月底,经办大件运输许可业务一类件0件,二类件533件,三类件24件,共计557件,其中阳新起运74件,过境347件,抵达阳新的136件。近年来,我县处理的大件运输办件逐年增多,业务量大,是改革试点的首选地区。在省、市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县交通运输局在近几年的大件运输实践工作中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流程。我们致力从部门配合、机制创新、制度规范、装备整合、资金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构建一套更科学、规范、高效的协作机制,打造“安全运、时间快、费用低、服务优、效果好”的五大特色,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社会认知度和满意度,实现“高投入、高标准、高效率”圆满完成试点工作。

四是政府部门重视、加大资金保障。县政府领导对试点改革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各部门对改革事项应领尽领,对各项改革措施亲自部署督导抓落实。为了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阳新县交通运输局向县政府争取专项财政预算资金,用于大件运输桥梁验算、专家评审、设备投入、人员培训等专项支出,提高现场核查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更好地为企业和公众服务。

四、主要举措

(一)创新工作机制。创新“三个机制”,确保核查工作有序衔接。一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集合政务服务(受理发证)、交通运输(审查审批)、公安交警(安全建议)多方力量,加强与省市交通运输局的汇报沟通,依托“湖北政务网”、“湖北交通运输审批服务平台”全程网办,通过平台及时收集县交通、公安部门意见,协同办理、护送。二是建立快速核查机制,成立大件运输许可现场核查协作机制规范化先行区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专班由局行政审批股、公路港航股、综合执法大队、公路中心、农路中心、运管中心、物流中心人员组成,责任到人。三是建立服务保障机制,公布大件运输业务现场核查、服务监督电话,设置“一对一”联络员(电话/姓名),定期组织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摸排重点货运源头企业,了解企业大件运输需求,提升服务;并抓好主通道建设工作和源头核查工作,确保阳新县不少于一条大件运输主通道,目前为S237富池至阳新段,保障通行。

(二)优化核查流程。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专班打通沟通壁垒,协调多部门快捷审批、开展核查,规范有序处理跨省大件运输和省内大件运输(包括跨市、跨县)业务,并增强了专业人员、技术的支持,对省内大件运输(县内)的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形成了以政务服务交运局窗口负责受理答疑、初审转送、办结发证环节,而综合执法大队主要负责现场核查工作,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农路事业发展中心、运管事业发展中心则承担技术审核的职责。整个工作流程如下:窗口受理——县局审查——中心技术审核——执法大队现场核查——县局审查——县局审批——窗口出证(或办结)。

(三)提升核查质量。一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提升核查效率与服务水平,严格审计资金用途,覆盖验算、评审、设备投入、培训等多方面,如采购、更新现场核验所需的磅秤、塔尺、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并探索与相关企业合作加强现场核查设备设施场地的整合。二是规范核查工作,县交通运输局确保依法依规审批,综合执法大队规范开展现场核查。三是加强信息沟通,对需要调整路线、验算的情况预先沟通,及时反馈核查信息,从审查和勘验两端入手提高核查效率,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工作。四是强化监督检查,所有正在或是等待运输的进入阳新县境内的大件运输车辆,均提前告知交通、公路部门以提前掌握运输情况,确保承运人合法合规。工作专班对省内(县内)大件运输办件不定时进行抽查和回访,畅通投诉渠道,加强服务监督。加大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车辆的监管力度,查处违规行为,打击“黄牛”代办,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对严重失信企业实施惩戒,对优质企业给予便利。

(四)确保通行安全。一是强化应急抢险,确保畅通。二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指导企业选择适配车型、如实申请许可、主动配合核查,重视后期管理,主动征询建议。三是抓好公路技术状况管理,强化巡查和养护跟踪,及时排查隐患,发布路况信息。四是增强技术支撑,对需进行桥梁勘验中的承载力验算的,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执行。对需采取加固、改造措施的,县局将组织技术部门对承运人申报的加固、改造方案论证可行、批复后进行现场审查。对于现场无法称重的,由厂家出具合规证明材料,以信用承诺方式做出书面承诺后,可先予许可,告知承运人运输时需通过检测站检测后方可通行,确保运输安全。

(五)强化护送服务。在大件运输业务中,除省内(县内)运输的三类重型车辆外,对其他过境的三类重型车辆一律进行护送,确保运输过程安全畅通。对于车货总重超过120吨的超重大件,县交通部门积极与公安部门协同确定运输保障管控方案,共同实施全程监控与指导。

(六)五个亮点。

①安全运:一是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帮助企业探索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运输方式,以最严谨的态度,最专业的服务,为运输业主提供坚实、可靠的安全防护。从货物的装载、运输路线规划到应急响应机制,牢牢把控每一个运输环节,有效提升了运输的安全性。二是注重风险评估和预防,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每一件大件货物都能安全、稳妥地运输至目的地,为运输业主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②时间快:一是简化审批流程,合理复用数据,提升工作效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公示每年桥梁定检的数据,将申请信息和阳新县公路、桥梁数据网数据进行比对,对路线相同的同为一、二类的大件运输办件不需抽查的无需进行审核即时办结,对需要抽查的在1日内完成现场核查当日办结;对装载方式、装载物品相同,且在短期内多次通行的三类大件运输办件,经比对初始申报数据属路线相同的,转送专班简化签批流程,结合公安部门意见后及时开展现场核查,缩短等待时间。二是通过分类开通快速通道缩短核查时限,实现“一、二类大件即时办、三类大件专业办”,对不通行三类桥梁的一、二类大件当日办结;通行三类桥梁的一、二类大件在2日内办结,当日反馈通行意见,并在确定通行线路后1日内完成现场核查;对在县内通行的,且装载方式、装载物品相同,同一超限运输车辆短期内多次通行固定路线的三类大件,优化审批流程,节省企业等待时间,创新为一次审批办理单程短期内多次通行许可,有效期最长6个月,但确保每一次运输时都进行现场核查,同时加强监管。现场核查原则上在接到任务后1日内完成,确有困难无法在1日内完成的可适当延长,控制在4日内,对集中办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大件运输的办件,开展现场核查时间控制在6个工作日内(需验算的除外),真正快速响应、高效处理,缩短企业等待时间,让运输更加顺畅无阻。

③费用低:推动政策优惠落地,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积极探索成本节约途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无论是初次申请还是数次运输,县交通运输局统筹安排核查和护送,均不收取现场核查、护送费用,实现降本增效的良性循环。

④服务优:一是确立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打造专业贴心的服务体验。核查人员分工明确,文明规范,以保障工作质量。二是针对大件运输,提供专班护送服务,确保“最后一公里”安全无忧,对于抢险救灾、重点工程及民生保供等紧急需求进行优先处理并护送。三是注重倾听企业声音,及时响应企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让每一位运输业主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提升满意度与获得感。

⑤效果好:多方协作配合,数据共享复用,投入更多人员、车辆,提升核查覆盖面,加快核查进度,并为阳新境内和过境的所有三类重型车辆提供护送,让企业运输无忧。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扎实工作,显著提升大件运输许可现场核查的规范化水平,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市民,增强社会对交通运输部门的信任和满意度,为阳新县乃至全省的发展注入活力。

五、改革步骤

(一)成立工作专班(2024年4月30日)。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局行政审批股(优化营商办)、公路港航股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专班成员包括综合执法大队、公路中心、农路中心、运管中心、物流中心人员。各单位要落实专人配合,并指派联络员1名,确保责任到人,各项工作落地。

(二)动员部署阶段(4月30日至5月15日)。根据改革试点创建要求和省相关文件精神,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强调创建工作的重要性、目标及意义,做好政策研究、方案制定、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分工和责任落实。

(三)全面创建阶段(2024年5月15日-2024年9月)。局行政审批服务股负责配合省厅、市局和市营商办做好改革事项的承接工作,分办与督促落实试点业务,局属各相关单位要扎实落实,加强信息公开和舆论宣传。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对本级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报请省厅或者聘请专家解决,确保创建工作落地落实。

(四)总结提高阶段(2024年10月)。在试点工作结束后,对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足,按规定完成信息报送,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担当。各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工作执行力。严格对照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全力推进改革、确保各项创建工作任务按时间节点落地、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引导。宣传大件运输现场核查改革试点的背景、意义和具体措施,引导企业和群众遵守相关规定,指导运输企业提前申报,落实线路审查先行、现场核查后置政策,营造良好物流环境。开展“大走访”,抓好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管理,建立“一对一”联络机制,对接区域内重大装备企业和项目,及时公示。

(三)严格责任追究。将工作推进情况与年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对工作办事拖沓、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人员进行约谈,将严肃追究,予以通报,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根据情节严重报县纪委追责。


阳新县交通运输局

2024年5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