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阳新县民政局关于《印发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 ||||
---|---|---|---|---|---|
索引号 | 000014349/2022-63053 | 发布日期 | 2022-08-19 | 发布机构 | 县民政局 |
文号 | 文件分类 | 综合政务 | 所属机构 | 县民政局 |
各镇区民政办、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关于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阳新县民政局
2022年6月10日
关于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2]21号)文件精神,结合省、市、县委《关于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方案》工作安排,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结合民政部门职能职责和前期专题调研情况,现就我局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指示批示精神,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民政爱民、解忧暖心”主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着力在基层第一线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基层第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在基层第一线汲取群众智慧,总结经验,推动改革创新;着力在基层一线推动党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和民政政策落实落地,为推动阳新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为我县加快建成“一个百强县、五个示范县”凝聚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二、主要内容
(一)全员下基层。坚持全体党员干部应下尽下,领导带头,全员覆盖,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民政单位和民政服务对象,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养老、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急难愁盼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局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单位开展下基层实践活动。局机关党员干部围绕“三基”职责开展“百名党员暖心活动”,每名党组成员分别带队至少十名党员深入十个民政服务机构、十个社会组织、十户困难群众开展工作。局机关党员干部联系点原则上在各个股室联络相关局属单位,可适当拓展范围。全体党员干部同步落实“双报到双报告”要求下沉社区,积极参与基层党建、社区治理与服务、疫情防控等工作。
(二)精准察民情。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察明民政服务对象实实在在的需求、希望解决的问题和迫切办理的实事。在察民情基础上形成“三个清单”,即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服务群众的任务清单和任务落实的效果清单,并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各科室(单位)要主动认领,实施项目化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倒排时间节点,实行销号办结。
(三)务实解民忧。聚焦农村低保户、独居老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特困人员、身体残疾、精神障碍等七类特殊困难群体,全面落实各项民政政策,着力增进民生福祉。聚焦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殡葬、基层社会治理、未成年人及“三留守”人员权益保护等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的民政热点难点问题,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实事。聚焦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坚持便民利民,深入推进审批权限下放,优化程序,大力推进“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方便群众办事;大力提升养老服务公共服务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局班子成员每人领办1-2件实事项目,各股室(单位)结合实际制定一批实事清单,确保抓出成效。
(四)用情暖民心。广泛走访慰问民政对象,完善关心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的相关工作机制;组织爱心捐赠,开展结对帮扶,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问题。按照政策范围内的事立即办、限时办,政策范围外的事,想方设法链接资源帮助办;不能办的事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增加基层负担,把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关爱传递到人民的心中。
三、重点任务
(一)聚焦民生实事项目,提升基本公共服务
1、全力推进“十件实事”和养老机构改革事项落实。新改扩建养老服务设施11个。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175户,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供给。全面完成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启动社会福利院养护楼(二期)工程建设,满足城乡老年人的需求。(责任单位:养老与慈善福利股)
2、为全县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按照每人不低于20元标准为全县1.4万高龄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切实防范高龄老人因意外产生的风险,保障老年人安全。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联络和定期探访服务机制,为留守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关爱服务,促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基本生活得到改善。(责任单位:养老与慈善福利股)
3、大力推动绿色殡葬改革。持续推进安葬设施规划编制,计划布点农村公益性公墓230个,县级公益性公墓1个,纳入全县国土空间规划。(责任单位:儿童和社会事务股)
4、持续推进 “爱伴童行”实践活动。为满足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需求,在县儿童福利院储备1000余册图书,内容涵盖红色教育类、科普类、文学类、儿童读物类等领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需求,为院内儿童搭建一个学习教育阵地,积极打造集读书会、朗读会、阅读分享、思想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交互空间。邀请社会爱心力量与孤弃儿童一同开展读书分享会,建立读悦品牌,营造“全民阅读,书香儿福”的浓厚氛围,增强孤弃儿童与社会同辈群体的深入融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与幸福感。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建立健康档案,订制一份健康体检套餐。加强留守儿童的探访工作,摸清监护缺石困境儿童的情况,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爱心人士结对帮扶等形式,科长关爱活动。(责任单位:儿童和社会事务股)
5、成立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提请县委编办整合县儿童福利院职能转型,县救助管理站的流浪未成年保护职能划转到儿童福利院。在儿童福利院加挂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牌子,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安排必要的人员、场地和办公经费,全面开展各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确保未成年人得到特殊、优先保护。(责任单位:儿童和社会事务股)
(二)聚焦基层工作难题,深化基层社会治理
1、大力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以市县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关于新时代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县开展社区减负增效专项行动,积极指导各乡镇区落实减负工作各项措施。建立通报曝光和强制纠正机制,设立县(市)两级公开举报电话,畅通自下而上反馈问题渠道。(责任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股)
2、全面建立村(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在农村社区,指导“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村庄建设、文明新风、法治调解、服务生产生活”等“六进理事会”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机制;在城镇社区,按照“六民工作法”的工作思路,对人员组成、议事范围、议事程序等方面对社区议事协商中心进行全面规范化。(责任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股)
3、发布倡议书引导社会组织利用自身特长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引导部分符合服务需求的社会组织,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行动。通过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利用县本级福彩公益金购买第三方服务,为群众提供的公益性服务。(责任单位:社会组织管理股)
4、提升城区路名牌公共服务水平。对兴国镇红星大道36块交通指示牌,7块路牌,77块门牌进行更换改造,进一步规范区道路名称,弘扬阳新红色地名文化。(责任单位:区划地名股)
(三)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加强困难群体兜底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返贫机制。以建立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为重点,实现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稳定实现综合救助、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责任单位:乡村振兴办公室、社会救助中心)
2、调整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确保城乡低保标准不低于城乡人均消费支出的30%、40%,同步提高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供养标准,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责任单位:社会救助中心、儿童和社会事务股)
3、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实行单独保障。对有固定有收入的重病、重残人员实行收入核减政策;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对象,按不低于20%标准提高低保补助金。(责任单位:社会救助中心)
4、积极创建全省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单位。配合市局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告知承诺制,进一步简化社会救助经办流程,提高救助效率;通过社会救助政府购买服务,为社会救助对象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责任单位:社会救助中心)
(四)聚焦包保责任落实,发挥党员下沉力量
1、积极为“双百”包保企业纾难解困。认真开展包保企业的“双百”服务活动,积极协调解决联系企业泰鑫化工的问题。(责任单位:局办公室)
2、完善包保社区的楼牌设置。对民政局包保的上街社区中的门牌信息进行规范化编白和登记成册,并对巷牌、楼栋牌、单元牌设置情况进行摸排,向社区居民补发门牌证。(责任单位:区划地名股)
3、定期对上街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进行业务指导。支持上街社区开展幸福食堂项目,并对上街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给予运营补贴,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休闲活动场所、文化娱乐阵地、日间照料保障,为丰富老年人生活发挥积极作用。(责任单位:养老与慈善福利股)
四、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6月7日至6月20日):制定实施方案,召开活动专题会议,部署安排相关工作。
2、全面开展阶段(6月20日至6月30日):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定期梳理并发布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效果清单,确保取得一批群众有获得感的成果。
3、持续深化阶段(7月初至10月底前):结合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办成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一批难点问题,化解一批矛盾纠纷。
4、巩固提升阶段(11月初至12月底前):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成果,提升质效,建章立制,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结合省市县委工作要求,成立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会海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和局属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二)务求取得实效。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局机关各股室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表率意识,积极对接各乡镇内的各级民政服务机构和场所,做好提前规划安排,带头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各项任务要求,严格按照省市县委和省厅的部署精神,将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走深走实,把活动成果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改革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行动中。
(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总结推广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鲜活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解民忧破难题,形成党组织聚焦聚力、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行动的良好局面。机关纪委参与配合开展实践活动的督导工作,及时曝光反面案例,确保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实,体察民情深,作用成效显。
附件:1、阳新县民政局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2、县民政局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安排表
附件1
阳新县民政局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
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为有效推进阳新县民政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结合工作实际,决定成立阳新县民政局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刘会海
副组长:郑传波(常务) 易名权 张德荣 王红霞
成 员:徐慧芳 程 静 李华强 陈瑞芝 张炳华
严献金 潘迟云 马先华 柯红霞 石聿坤
方是军 罗 强 王 军 石海斌 朱利华
明 亮 肖建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工股,潘迟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日常工作。
附件2
阳新县民政局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安排表
局领导 | 联系村 | 联系乡镇 | 联络股室 | 联络单位(企业、社区) | 备注 |
刘会海 | 玉堍村 | 兴国镇 | 办公室 | 泰鑫化工、县殡仪馆 | |
郑传波 | 山下村 | 枫林镇、木港镇、排市镇、荆头山 | 政工股、财务审计股
| 上街社区、募办 | |
易名权 | 山泉村 | 白沙镇、浮屠镇、城东新区、经济开发区、网湖湿地管理局 | 社会组织管理股、 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股
| 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救助管理站
| |
张德荣 | 十八折村 | 陶港镇、富池镇、半璧山、黄颡口镇、韦源口镇 | 养老和慈善福利股、区划地名股 | 县社会福利院、县慈善总会、儿童福利院
| |
王红霞 | 吴智村 | 洋港镇、龙港镇、三溪镇、王英镇,率州管理区 | 儿童和社会事务股、老干股
| 县社会救助中心、婚姻登记中心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