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县及全省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我县玉米等寄主作物种植布局和夏季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草地贪夜蛾发生趋势及依据预报如下:
一、发生程度
我县春玉米草地贪夜蛾轻发生;夏玉米中等发生;迟播夏玉米、秋玉米偏重以上发生。
二、主要为害作物和时期
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局部为害高粱等其它作物;主要取食心叶、雌穗、雄蕊等幼嫩部位。
幼虫主要为害期:春玉米为6月上旬-6月下旬,夏玉米6月中旬-8月上旬,秋玉米8月中旬-10月中下旬。
三、预测依据
1、迁入时间偏晚、前期发生轻。今年我县草地贪夜蛾始见日为5月26日,始见日比去年偏迟5天,与前3年同期比,具有迁入虫量低、前期发生范围小、为害轻的特点。目前,草地贪夜蛾处于零星发生期,目前,田间平均百株虫量约0.2头,玉米被害株率平均0.5%,最高1.5%。
2、梅雨期气候不利迁入为害。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分析,我省6月中旬前期入梅,7月上旬出梅,出梅入梅时间均偏早,梅雨期偏短,总雨量偏少,强度较常年偏弱。梅雨期及汛期天气条件不利于草地贪夜蛾迁入和为害。
3、种植条件利于其发生为害。我县各地玉米种植分散、播期不一致,且春、夏、秋三季玉米多插花种植,鲜食甜糯玉米面积占比较大,桥梁田块多,有利于草地贪夜蛾繁育和为害。
四、防治技术
根据今年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重点做好夏玉米和秋玉米田间防治工作,把危害损失降到最低。
1、理化诱控。在玉米田布设性诱剂诱杀成虫。
2、生物防治。在成虫产卵初期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灭杀低龄幼虫。
3、化学防治。应急防治可选用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30%氟铃·茚虫威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在低龄幼虫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
各级各地农业技术部门要充分认识草地贪夜蛾危害的严重性,落实好各项监测防控措施,确保不出现连片成灾和大规模扩散迁出现象,保障玉米丰产丰收。
拟稿:柯圣黄 审核:林先松 签发:刘会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