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名称 阳新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000014349yx_czj/2021-00185 发布日期 2021-02-01 发布机构 县财政局
文号 文件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税务 所属机构 县财政局

阳新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1月5日在阳新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阳新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努力克服减收增支和疫情、灾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力以赴化解财政收支矛盾,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趋向平稳。

(一)公共财政预算①。2020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总收入完成226000万元,占调整225000万元的100.4%,比上年实绩276546万元减收50546万元,下降18.3%,其中:        

税务部门完成176000万元,占调整预算175000万元的100.6%,比上年实绩216000万元减收40000万元,下降19%。

财政部门完成50000万元,占调整预算50000万元的100%,比上年实绩 60000万元减收10000万元,下降16.7%。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8800万元,占调整预算  148500万元的100.2%,比上年实绩181600万元减收32800万元,下降18.07%。其中:税收收入②完成96100万元,占调整预算95900万元的100.2%,比上年实绩118300万元减收22200万元,下降18.7 %;非税收入完成52700万元,比上年实绩63300万元减收10600万元,下降16.7%;税占比64.6%,比上年65.1%下降0.5个百分点。

2020年全县公共财政支出完成 703010万元(含新增一般债券支出27885万元,不含上解上级支出),占调整预算738470万元的95.2%,比上年同口径实绩641800万元增支61210万元,增长9.5%。

收支平衡情况:2020年公共财政预算财力来源823793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80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527523万元、上年结转56336万元、调入资金24363      万元、政府债券③收入6177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2020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823793万元。其中:县级支出703010万元,体制上解支出25156万元,专项上解支出936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33886万元。当年收支相抵结余52381万元,主要是结转下年的支出,当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④。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45730万元,占调整预算143900万元的101.3%,省补助资金 3979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 43449万元,上年结余资金22153万元,资金来源合计25112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8989万元,其中:本级支出213101万元,调入公共财政预算15888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结余22136万元,主要是结转下年的支出。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⑤。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891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计划1289.5万元的69.1%;支出完成891万元。收支相抵,基本平衡。

(四)社会保障基金预算⑥。2020年社保基金预算总收入完成187033万元,占年初预算142324万元的131.4%;全年支出完成187033万元,占年初预算142324万元的131.4%。

四本预算实际执行结果要等省财政厅决算批复后,再报请县人大常委会议审议。

各位代表,2020年财政工作经历了历史以来最大的困难和考验,四本预算的执行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税费收入全线下降。近年来,在国家全面推行减税降费政策的大环境下,我县税费增长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巨大冲击,重点税源企业减收严重,税费收入大幅流失。据统计,全县重点税源企业(80户)累计入库税收100611万元,同比减收36753万元,减幅26.76%。尤其是劲牌公司同比下降49%。二是刚性支出居高不下。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发展的需求和政府的期盼越来越大,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三保”、教育、社保等刚性支出只增不减,资金缺口日渐增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三是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凸显。随着还债高峰期的来临,还本付息数额巨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任务艰巨。四是土地市场疲软。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房地产市场,经济的不景气和购房政策的限制,土地市场交易不活跃,导致全年的土地收入出现掉收。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积极适应财政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财政收入征管,全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完成2020年预算调整任务,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2020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抓收入压支出,持续缓解财政收支压力。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财政部门凝心聚力,全力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精打细算聚焦政府中心和财政重点工作。一是综合施策狠抓收入。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实事求是组织财政收入,强化财税部门联动,坚持定期分析与科学调度,狠抓收入征管,深挖收入潜力,对重点税源和非税收入实时跟踪推进,严格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颗粒归仓。二是厉行节约严抓支出。根据中央全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切实缩减不必要的支出等要求,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对2020年预算支出逐项进行梳理,将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保障疫情防控、抗洪抢险和“三保”等重点支出,确保每一笔花在刀刃上、紧要处。三是加大统筹盘活存量。严格落实全省盘活存量工作推进会议的有关要求,全面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建立结转结余资金清理收回常态化制度,努力增加可用财力,弥补财政减收增支缺口。四是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以“三保”支出为保障重点,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进一步强化监控预警、库款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

2、培财源厚根基,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0年,财政部门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变化,认真分析影响我县收入的各种不利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以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壮大骨干财源,发展新兴财源,培植后续财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项目和资金投入,打造新的财政增长点。一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县域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配套激励机制,为11家企业发放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643万元,为10家企业发放产业发展奖励资金3002.58万元。二是大力拓宽政银合作渠道。新增中小企业担保贷款68100万元,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在保余额770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累计4880万元,财政贴息累计450万元;继续采取“助农贷、扶贫贷、楚农贷”等方式,特别是2020年又新增了“疫情复工复产贷、救灾贷”,累计筹集贷款风险补偿金12500万元,全年为企业和农商户提供贷款48000万元。三是大力创新政保合作方式。2020年我县农业保险新增水稻大灾保险、小麦大灾保险、马铃薯保险、育肥猪保险等险种,目前九个险种已在我县全面铺开。共争取农业保费补贴资金1832万元,其中水稻大灾保险投保44.43万亩,水稻基础保险投保4572.63亩,能繁母猪保险投保26089头,油菜保险投保20万亩。四是大力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其市场转型。五家平台公司完成融资535800万元。采用PPP模式⑦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193000万元。

3、强民生促和谐,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全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2020年财政教育支出137486万元,筹措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资金5127万元,筹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1071万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1480万元;特别是又新增全县义务教育教师5436人比较绩效工资⑧总额18921.6万元。二是全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保筹资机制,确保重点支出及时足额和社会化发放。全年筹集养老保险资金237594.05万元,确保了我县企事业单位和农村近15.8万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足额发放;全年社会保障支出376726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237594.05万元,卫生和医疗保障103521.29万元,就业1104 万元,城乡低保14558 万元。三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争取水利补短板专项资金9001万元,统筹安排债券资金2500万元,巩固江河湖库水系治理;争取长江禁捕财政补助3865万元、长江沿线露天矿山整治修复专项资金3086万元,统筹安排政府债券1000万元,助力长江大保护;争取生态保护专项4973万元,统筹安排债券资金13156万元,大力支持乡镇污水处理收集、城区雨污分流、老城区改造、水环境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全力向上争取专项资金。2020年,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05220万元,债券余额规模达到646600万元;争取抗疫特别国债35738万元;争取各项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102万元,企业项目资金920万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1278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6342万元;争取交通专项资金35781万元,城乡公交客运、出租车、农村道路客运、水路客运、渔业油价补贴2308万元;累计争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⑨2159万元,对225起交通事故240名受害人进行了及时救助,垫付救助基金868.7万元,为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4、补短板促均衡,持续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一是全力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年争取国家、省级财政支农惠农项目资金49095万元,争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⑩6957.3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2472万元,电商平台项目资金2500万元;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成品粮供应,疫情期间落实成品粮储备6825吨,确保我县疫情期间三个月的成品粮供应,及时拨付疫情期间成品粮储备费用补贴68.25万元;投入农村公益性服务资金(以钱养事)3291.4万元;投入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一事一议)1249万元;投入资金750万元用于扶持全县15个行政村作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二是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整合专项资金78772.48万元直接用于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保证了扶贫重点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强化扶贫资金管理,加强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督查,加快推进资金落实和项目实施,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以“精准、发展、绩效”为导向,扎实推进扶贫回头看、大排查,确保了2020年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三是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历时3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既定工作目标。全县351个村,3152个组的村组家底全部摸清核准完成。组建村、组经济组织360个,全面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新的经济组织健康运营。四是全力推进农民合作社发展。全县经营正常的农民合作社1691家,注册资金达460000万元;培育县级以上示范社162家,入社成员2万余人,带动当地农民5万余户,带动贫困户8988户;打造农产品品牌200多个,线上销售平台100余家,开展农产品展销80余次;农民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占全县总流转面积的70%以上。

5、防风险促改革,持续凸显财政服务职能。一是财政改革有序推进。财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为目标,精准发力,强力推进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制度改革、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国资国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发展后力。大幅压减“三公经费”,特别是“三保”外的一般性支出压减18%;预算绩效管理⑪进入常态化,完成绩效评价自评项目433个,金额164900万元,占上年项目资金的71%;邀请第三方机构对重点项目进行再评价,金额37600万元。二是债务管理日渐规范。全年偿还到期债务185100万元,其中化解隐性债务135000万元;累计申请到位政府再融资债券50100万元、新增债券55100万元;结合应对疫情及时调整专项债券的申报结构和支出方向,2020年我县已经向省厅申报了4个医疗卫生项目,申报专债计划16500万元,实际到位10700万元。三是国资改革突出重点。完成资产划转,企业划转工作,赛桥湖渔场、东西湖渔场整体划转县房投公司;积极组织收入管理,自然资源资产处置收益完成17600万元;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787万元;完成全县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移交中央、省、市企业人员1151人,党员269人,移交县属企业人员2426人,党员698人。四是减税降费落地生根。加强融媒体宣传力度,设立纳税人学堂,通过办税服务网点进行面对面辅导,采取政策“进企业”“进园区”的点对点培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广电子缴纳税费,强化税费办理“网络化、自助化、职能化”建设;深入重点企业调查研究,实地了解减税降费落实效果,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全年减税降费19706万元。

6、严监管提效能,持续发力法治财政建设。一是开展长江流域禁捕财政补助资金专项检查。完成长江四大家鱼保护区20艘渔船退捕上岸工作,已基本完成待退捕261条渔船的宣传、入户、核查、登记等基础工作,我县目前已安排长江禁捕退捕资金3120.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816万,省级资金140万,本级资金164.4万。二是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专项检查工作。查出违反财政政策规定和财务规定的情况较为突出,涉及金额224.47万元。三是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用好用足上级转移支付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我县共筹集防控资金26471.65万元,其中上级19445万元、社会捐赠资金7026.65万元。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开通资金支付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及时足额支付疫情防控资金,全力支持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疫情防控期间全力做好资金监控工作,对我县疫情防控资金分清来源,查清去向,推动和保障疫情防控各项财税支持政策落实落细、资金使用安全。

二、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21年,全县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三、四、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树立过“苦日子”“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非急需、非刚性项目支出;着力构建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逐步完善全面绩效管理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提高理财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公共财政预算

1、收入计划。2021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计划273500万元,比上年实绩226000万元增长2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82000万元,比上年实绩148800万元增加33200万元,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119000万元,同比增长22.7%。

2、财力来源。2021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来源767847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000万元,上级财力性固定转移支付114740万元,上级项目性转移支付295148万元,调入资金126000万元(土地出让收入调入55000万元、土地指标拍卖收入调入60000万元、土地出让收入计提教育水利两金收入110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9959万元。

3、支出安排。2021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767832万元。其中:县本级支出394725万元,同比上年预算增加26488万元,主要是增加人员刚性支出、县委县政府研究的部分新增支出、政策性配套和相应部分重点支出。省预计下达项目性转移支付安排支出29514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995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8000万元。因2020年决算未批复,导致结转下年支出暂时无法确定,待省财政厅批复后再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复。

4、收支平衡。按现行财政体制算帐,2021年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资金来源767847万元;支出安排767832万元。收支相抵,基本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收入来源。2021年,政府基金预算收入计划320753万元。其中,按征收单位分:自然资源局实征收入95000万元、城投公司60000万元、交投公司10000万元、新港公司60000万元、房投公司10000万元、自来水公司1000万元、土地指标拍卖和矿权出让收入60000万元、省财政债务转贷收入24753万元。按资金性质分: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70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8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000万元、省财政债务转贷收入24753万元。

2、支出安排。基金预算2021年支出安排320753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159850万元;转移性支出126000万元,包括:平衡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调出115000万元、按规定计提的教育资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转入公共财政预算列支11000万元;债务付息和发行费支出10150万元,主要是安排2021年政府专项债券的还息支出和2021年专项债券发行费支出15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4753万元。

3、收支平衡。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0753万元,基金支出安排320753万元,收支相抵,基本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收入安排。2021年国有资本预算收入安排1482.5万元,其中:利润收入45万元,股利股息收入164.5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273万元。

2、支出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482.5万元,其中资本性支出20万元,费用性支出3万元,其他支出1459.5万元。

3、收支平衡。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482.5万元,支出安排1482.5万元,收支相抵,基本平衡。

(四)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1、收入预算。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297752.05万元。按险种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9176.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7704.3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65930.39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1294.33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1092.17万元,工伤保险1712.51万元,失业保险841.81万元。按项目分:保险费收入149619.1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42389.76万元, 利息收入1725.51万元,转移性收入3876.46万元,其他收入118.21万元。

2、支出安排。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支出326687.9万元。按险种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45462.8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9696.7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65930.39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814.77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9984.13万元,工伤保险2122.6万元,失业保险2676.41万元。按项目分: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18454.26万元,转移性支出1908.79万元,其他支出263.51万元。

3、收支结余。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本年收支结余-28935.84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6286.3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007.6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79.56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08.04万元,工伤保险-410.09万元,失业保险-1834.6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27152.63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3286.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73319.25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9515.17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5892.33万元,工伤保险110.59万元,失业保险1602.2万元。

2021年四本预算是按照省市要求、结合阳新上年实绩编制的。但因2020年疫情、灾情严重,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四本预算的执行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各项收支指标降幅较大。因此,2021年一些部门的支出需求将难以满足,请予以理解。同时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力争实现2021年度财政收支平衡。

三、2021年财政部门的主要工作

2021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 “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财政部门将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本,以民生为重”的理财理念,把支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创新思维,迎难而上,用好用足财政政策,确保全县财政平稳运行,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

1、以组织收入为核心,着力保证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强化财税贡献率导向。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财税增收的拉动效应。二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继续落实县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和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层层量化分解收入指标,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关注进度,及时研究解决难题;严格依法治税,密切跟踪重点税源企业、重点项目工程,加强对企业纳税的辅导和评估,服务企业做到应缴尽缴。三是强化收入预期管理。完善财政收入分析通报机制,严格税源普查质量和成果运用;加大收入征缴入库管理,平稳有序组织收入,做到财政收入有质量、可持续。四是大力压减支出。严格预算执行,提高预算支出执行效率,保障重点支出需要;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及其他非刚性支出,加强中央直达资金的监控监管力度,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以财源建设为主线,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服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夯实财源基础。一是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兑现企业扶持资金和政策性返还资金,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支持政银企政策实施,发挥政府融资担保平台职能,着力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兑现招商引资政策奖励资金,激励园区增强发展动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振兴、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新冠疫情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财政资金更为拮据,因此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集聚、放大作用,竭尽全力拓展财政筹资渠道和手段,整合财政资金,以贴息、补贴、奖补等形式,撬动更多社会投资,努力为我县争取更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资金。三是加快地方财源建设。稳固基础财源,坚持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继续支持我县主导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升级,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培育新兴财源,继续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及资金周转;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发挥财政性资金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新兴实体产业集聚,助推新兴重大项目迅速落地达效;壮大有效财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融资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科学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建立全过程政策扶持体系,努力让政策惠及多数企业,增加有效财源;继续注重培植和扶持税源大户,努力打造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四是拓宽政府融资思路。继续整合各类优质资产、资源,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增强城投、交投、房投、农投和矿投自我造血功能;创新政府融资思路,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3、以落实“三保”为重点,着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一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按照守住底线、完善制度和突出重点的要求,继续把民生作为优先支出方向,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70%以上。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建设力度,“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制度,切实推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二是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递增,推进财政资金资助全覆盖体系。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完善落实政府购买公益类文化项目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落实乡村振兴政策。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更加重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落实各项农业补贴发放政策,支持现代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积极发挥农村公益事业、美丽乡村财政奖补资金作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资金倾斜力度,加快我县水利补短板和灾后恢复重建。四是加大农村两大改革力度。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家庭经济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巩固土地确权工作成果,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新增家庭承包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0万亩,实现全县耕地流转面积占总面积的60%;加强土地纠纷矛盾调处和仲裁工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以绩效管理为抓手,着力提升理财水平。一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对新出台重大政策、支出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扎实推进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推动绩效评价提质扩围,提高评价质量和可信度;强化结果应用,建立完善评价结果与预算调整、改进管理、完善政策挂钩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低效多压减,有效多安排,确保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保民生、促发展的刀刃上。二是强化财政收支管理。继续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的有机衔接,统筹各项收入保障财政支出,集中财力优先安排“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强化预算刚性约束,预算执行中一般不追加预算,也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各预算单位年度预算一经批复,应严格执行。三是坚决防范债务风险。督促债务单位按时偿还到期债务,逐笔化解隐性债务,推动三类债务之和有序下降;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底线,将不新增关注类债务作为红线,确保隐性债务不新增、“三保”资金不断链、风险事件不发生;同时,进一步全面梳理项目资金需求,建立对上争资项目库,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全力支持我县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四是推进平台转型发展。进一步理顺股权结构和经营范围,做好经营性资产资源清查归集,加快完成经营性资产资源注入;推进平台公司、国有企业创新发展,通过打造经营板块、做大资产盘子、做活经营收入、提升信用等级、腾出债务空间,逐步实现国有企业“去平台、市场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位代表,新时代财政改革与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面完成2021年各项财政收支任务,对于决胜抗疫抗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推进我县稳步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公共财政预算。又称一般公共预算,是指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②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其他组织依法利用国家权力、政府信誉、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取得的各项收入。

③政府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办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主要以财政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一般债券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专项债券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

④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

⑥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是指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⑦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⑧比较绩效工资。专指我县新增设的纳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我县纳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比较的项目:一是义务教育在职教师平均收入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二是公务员平均收入包括职务(职级)工资、级别工资、规范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资金、比较补贴。

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关爱和救助,是一种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近年来有关农业补贴的一个新词。随着2016年国家全面推行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将以往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并且将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将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贴与耕地地力保护挂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由地方根据补贴资金总量和确定的补贴依据综合测算确定。

⑪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管理方法融入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是一种以绩效目标的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运行监控为保障,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关键,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的预算管理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