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无障碍阅读

热搜词:

名 称: 2017年阳新县文体新广局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00014349/2017-02893 发布日期: 2017-05-26 发布机构:
文 号: 文件分类: 所属机构: 阳新县人民政府
2017年阳新县文体新广局工作计划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事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县文体新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阳新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文体新广事业建设新局面。
一、 加强和改进局系统党的建设工作。
1、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努力培养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书香机关(单位)建设,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德品行教育,优化干部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三会一课”等各项规定,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积极开展“优秀党支部”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工作考核,认真执行三级联述联考制度,开展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群团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传导和压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贯彻,扎实开展“党员三日+”活动,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资金使用、从严从实选拨管理系统干部,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要求,持之以恒改进作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县博物馆新馆工程建设,力争年底完成搬迁布展工作,推动2018年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分赛场场馆建设工作。加强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在各乡镇完成50个农民健身工程。积极对接省市文化项目建设规划,完善7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在全县大力打造先进文化社区10个,对全县6个文化站进行提档升级改建,全县争取文化礼堂建设全覆盖。大进一步加大惠民工程建设推进力度,确保年内 “户户通”和 “村村响”全覆盖。
2、深入实施流动文化服务。建立灵活机动、方便乡村的流动文化服务,扩展服务覆盖面,提升资源利用率,缩小城乡差异。继续发挥流动电影放映4700场次,惠民演出送戏下乡200场次,开展送书下基层、流动博物馆等活动。到各乡镇文艺团队进行文化、文艺培训辅导,满足边远地区群众文化需求。
3、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备战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节比赛,推动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继续办好“全民阅读”活动,组织举办全县民间文艺展演,引导全县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以“富川大舞台”、“乡村大舞台”、“欢乐社区行”等活动为依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工作,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建立“阳新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申报国家一级图书馆。
三、繁荣艺术精品创作生产
1、举办重大艺术展演活动。紧紧围绕喜迎十九大、庆祝建军90周年和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等重要事件节点,举办第三届采茶戏艺术节,组织开展送戏下乡200场惠民演出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实施艺术精品创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文艺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繁荣艺术创作生产。打造大型古装传统采茶戏《风雪配》、现代采茶戏《布贴女》,《布贴女》进行重点打磨,参加全省地方戏艺术节,力争取得优异成绩,整理剧本《妙卖郎》,排练传统戏剧,收集一些具有传承性和有影响性的老剧本。保护传承戏曲经典,全年计划排大戏不少于3台,折子戏不少于6个。
3、推动戏曲艺术振兴发展。深入实施湖北省振兴戏曲、京剧两个五年计划,扎实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演出60场、授课120节课、辅导100场次。继续支持阳新采茶戏与职教中心合作办班,推动阳新采茶戏后备人才培养。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1、实施重大文物保护项目。推进李清塔修缮,第一次党代会旧址的维修及启动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启动消防项目,落实龙港革命旧址安防、防雷的项目,完成龙港革命旧址维修项目,做好龙港革命旧址展示利用工作。做好组织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中国传统村落第五批的申报工作,完成市文物局安排的工业遗产调查工作,加强对全县文物安全保护工作。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管理。做好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争取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补助经费的申报工作。扎实推进项目保护单位为中心,打造新展厅,以交流推广项目传承保护经验为重点,办好项目传承保护培训班,加强传承人群培训,不断扩大传承保护队伍,提高传承水平。办好阳新采茶戏艺术节、富池三月三庙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并力争上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命名、授牌一批民间采茶戏剧团,不断扩大传统民俗活动影响。探索完善非遗各类传承基地、传习所、传承学校建设机制,推广一批非遗校本教材,推进传承基地、非遗进校园工作逐步规范化。
五、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开展全县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活动,深入推进文化市场“暑期集中行动”、“扫黄打非”等各类专项治理。开展“以案施训”办案事件培训,深化与江西瑞昌、武宁等三县市对口“扫黄打非•南岭工程”联防协作活动,组织开展全县之间文化市场对口交流协作活动。加强对阶层文化市场工作的独到,强化对基层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明察暗访、重大案件督查力度,实施文化市场“双随机”抽查。
2、创新文化市场治理方式。全面提升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水平。加强全县文化市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与县社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
六、提升体育事业发展活力
1、不断夯实群众体育基础。举办第六届足球联赛、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中国象棋、围棋大赛等活动,组织参加2016年市十运会各项比赛,在市区团体总分上争取“保五进四”的目标。
2、争创竞技体育争创。加强体教结合、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体育人才基地建设,加强各级业余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推动青少年体育基础项目田径训练和三大球进校园。
一、 加强和改进局系统党的建设工作。
1、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努力培养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书香机关(单位)建设,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德品行教育,优化干部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三会一课”等各项规定,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积极开展“优秀党支部”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工作考核,认真执行三级联述联考制度,开展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群团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传导和压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贯彻,扎实开展“党员三日+”活动,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资金使用、从严从实选拨管理系统干部,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要求,持之以恒改进作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县博物馆新馆工程建设,力争年底完成搬迁布展工作,推动2018年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分赛场场馆建设工作。加强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在各乡镇完成50个农民健身工程。积极对接省市文化项目建设规划,完善7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在全县大力打造先进文化社区10个,对全县6个文化站进行提档升级改建,全县争取文化礼堂建设全覆盖。大进一步加大惠民工程建设推进力度,确保年内 “户户通”和 “村村响”全覆盖。
2、深入实施流动文化服务。建立灵活机动、方便乡村的流动文化服务,扩展服务覆盖面,提升资源利用率,缩小城乡差异。继续发挥流动电影放映4700场次,惠民演出送戏下乡200场次,开展送书下基层、流动博物馆等活动。到各乡镇文艺团队进行文化、文艺培训辅导,满足边远地区群众文化需求。
3、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备战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节比赛,推动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继续办好“全民阅读”活动,组织举办全县民间文艺展演,引导全县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以“富川大舞台”、“乡村大舞台”、“欢乐社区行”等活动为依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工作,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建立“阳新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申报国家一级图书馆。
三、繁荣艺术精品创作生产
1、举办重大艺术展演活动。紧紧围绕喜迎十九大、庆祝建军90周年和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等重要事件节点,举办第三届采茶戏艺术节,组织开展送戏下乡200场惠民演出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实施艺术精品创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文艺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繁荣艺术创作生产。打造大型古装传统采茶戏《风雪配》、现代采茶戏《布贴女》,《布贴女》进行重点打磨,参加全省地方戏艺术节,力争取得优异成绩,整理剧本《妙卖郎》,排练传统戏剧,收集一些具有传承性和有影响性的老剧本。保护传承戏曲经典,全年计划排大戏不少于3台,折子戏不少于6个。
3、推动戏曲艺术振兴发展。深入实施湖北省振兴戏曲、京剧两个五年计划,扎实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演出60场、授课120节课、辅导100场次。继续支持阳新采茶戏与职教中心合作办班,推动阳新采茶戏后备人才培养。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1、实施重大文物保护项目。推进李清塔修缮,第一次党代会旧址的维修及启动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启动消防项目,落实龙港革命旧址安防、防雷的项目,完成龙港革命旧址维修项目,做好龙港革命旧址展示利用工作。做好组织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中国传统村落第五批的申报工作,完成市文物局安排的工业遗产调查工作,加强对全县文物安全保护工作。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管理。做好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争取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补助经费的申报工作。扎实推进项目保护单位为中心,打造新展厅,以交流推广项目传承保护经验为重点,办好项目传承保护培训班,加强传承人群培训,不断扩大传承保护队伍,提高传承水平。办好阳新采茶戏艺术节、富池三月三庙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并力争上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命名、授牌一批民间采茶戏剧团,不断扩大传统民俗活动影响。探索完善非遗各类传承基地、传习所、传承学校建设机制,推广一批非遗校本教材,推进传承基地、非遗进校园工作逐步规范化。
五、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开展全县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活动,深入推进文化市场“暑期集中行动”、“扫黄打非”等各类专项治理。开展“以案施训”办案事件培训,深化与江西瑞昌、武宁等三县市对口“扫黄打非•南岭工程”联防协作活动,组织开展全县之间文化市场对口交流协作活动。加强对阶层文化市场工作的独到,强化对基层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明察暗访、重大案件督查力度,实施文化市场“双随机”抽查。
2、创新文化市场治理方式。全面提升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水平。加强全县文化市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与县社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
六、提升体育事业发展活力
1、不断夯实群众体育基础。举办第六届足球联赛、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中国象棋、围棋大赛等活动,组织参加2016年市十运会各项比赛,在市区团体总分上争取“保五进四”的目标。
2、争创竞技体育争创。加强体教结合、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体育人才基地建设,加强各级业余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推动青少年体育基础项目田径训练和三大球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