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无障碍阅读
 
        热搜词: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名 称: 阳新县林业局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00014349/2018-01157 发布日期: 2018-01-24 发布机构:
文 号: 文件分类: 所属机构: 阳新县人民政府
阳新县林业局工作总结
阳新县林业局工作总结 
(2017年11月5日)
 (2017年11月5日)
2017年,在实施省委、省政府绿满荆楚行动、市委、市政府“绿满黄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及县委、县政府 “绿满富川”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等工程行动中,林业局党组坚持发展理念,强化主体责任,围绕林业发展与资源保护两大主题,带领全县林业系统全体职工,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在造林绿化、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精准扶贫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2017年主要工作
1、以“绿满富川”为抓手,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17万亩(含补植补造2.5万亩),超出市政府下达创森任务21.2个百分点,其中村庄绿化6221亩,新建连片1000亩以上造林基地10个,500亩以上的17个,共计义务植树232.87万株,折合面积2.51万亩。经省林业厅检查验收,今年新造林成林后会给我县森林覆盖率增加1.36个百分点。二是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今年我县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项目有退耕还林、血防林、长防林、木本油料林、造林补贴等5个项目,全面完成了重点工程造林任务5.12亩。同时,还投入森林资源管护资金6741万元,完成了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68.70万亩,天然林管护任务95.17万亩,新增封山育林1.86万亩。三是林业产业不断壮大。今年新建油茶产业基地2.31万亩,自2008年来,油茶林面积每年以2万亩以上的速度发展,油茶林基地总规模已达到了28.61万亩,油茶林基地面积居全省第一;新建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1.50万亩,近五年累计新建杉木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11.44万亩;新建绿化苗木花卉基地0.45万亩,总面积达到了2.15万亩。四是城乡绿化稳步推进。结合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开展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和城区绿化美化,累计植树108.65万株,折合面积10865亩。其中绿化美化农村庭院19770户,植树39.54万株;绿化各类道路402公里,植树39.11万株;绿化江河湖泊水岸63.4公里,植树11.11万株;绿化沟渠与农田林网建设189.8公里,植树18.89万株;县直机关和厂矿企业单位绿化,植树4.22万株。截止目前,我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9.1%,森林蓄积量达到294.6万立方米。
2、以林地保护为抓手,资源管护取得新突破。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上,2017年至今,共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145份,涉及采伐林木蓄积17621.36立方米,其中限额采伐8083.86立方米、不占限额和林地征占用采伐9537.5立方米。限额采伐量占“十三五”期间省下达我县13.07万立方米采伐限额的6.19%。在林地征占用上,完成了“武穴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国家电投浮屠30MWP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海洲大道北延段(阳新段)项目、武九客专枫林高铁站站前广场及进站道路和配套设施工程”等9个永久用地的审核及向省厅报批工作,涉及永久用地面积98.7512公顷,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759.2071万元。完成“S308省道兴国至富池公路改建工程临时取土场、阳新筠山风电场项目白沙镇施工区(I)临时使用林地、武穴长江公路大桥项目施工场地、便道、拌合站、炸药库临时使用林地工程、阳新县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等10个项目的临时用地审批,涉及临时用地面积34.9582公顷,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373.8604万元;在“天保”和公益林管护上,投入森林资源管护资金2200多万元,完成了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68.4万亩,启动了天保工程,完成天然林管护任务95.17万亩。在案件查处打击上,开展了“利剑行动”、“森林火灾破案攻坚行动”、“禁种铲毒”、“长江生态大保护林业专项行动”等严打专项行动。共办理各类行政案件36起,查处林业刑事案件19起,拘留14人、逮捕3人、移送起诉16起28人,涉林案件查处率100%。极大地震慑了失火违法犯罪分子,及时化解了可能发生的上访、闹事行为发生。
3、以基层基础为抓手,护林防火取得新突破。去冬开始,我们决定把墓地除草除杂作为冬春森林防火工作“强基础、保根本”的关键措施来抓,采取因地制宜,科学实施,利用人工或机械割茅或集中计划烧除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共计投入260万元,对重点林区2040处墓地开展除草除杂2万余亩,收到了良好效果,出现春节期间零火灾的大好局面。此外,我们还按照《阳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方案》选聘落实了620名村级生态护林员,平时既是护林员,重点防火期间又当防火员。另外,积极争取县政府启动组建一支30人的森林扑火专业队伍,目前已联合县人社局完成公开招聘,正在培训上岗,同时计划新购买一批防火应急车辆和扑火物资装备。2016至2017年防火期,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31起,过火面积9943亩,有林地受害面积596亩,卫星监测火灾8起,火灾受害率0.9‰。相比上个防火期,各项指标均有下降,过火面积减少615亩,下降6%,森林火灾发生率下降71.5%,森林受害率下降63%。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4、以产业脱贫为抓手,精准扶贫取得新突破。一是实施林业项目扶贫。全县有158户精准扶贫户造林育苗4006.5亩,可获项目扶持资金132.1万元。二是发展林业产业扶贫。全县现有规模以上林业企业4家,林业生态专业合作社84家,50亩以上林业基地大户300余户,按照“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大户+基地+贫困户”等发展模式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投工投劳,带动大量贫困户实现脱贫。三是实施生态保护扶贫。全县共有生态公益林面积68万亩,每年国家和省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863万元,可让全县贫困户在公益林补偿中受益。同时,在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选聘了620名生态护林员,每人年工资补助4000元,贫困户从中劳务受益共计248万元。四是实施林业科技扶贫。安排20万元的专项经费对贫困户进行林业种植技术培训,每个镇区培训1-2次,尽力不漏一人,贫困户参加培训的交通费、食宿费、资料费等全部由林业部门负责。五是开展驻村结队扶贫。织机关110名干部职工每人包2-3户,与排市镇 下桥村、铁铺村、白沙镇山口村3个重点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已对3个驻点村提供绿化苗木328万元,项目资金7万元,走访贫困户294户,送达慰问物资及现金3万元。
二、2018年重点工作
1、实施精准灭荒,完成绿色全覆盖的战略目标。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全绿化”的总体目标,从现在开始,对全县范围内的各类荒山和主要通道沿线进行绿化,需精准灭荒总面积10.42万亩。其中2018年度完成4.52万亩,2019年度完成3.44万亩,2020年度完成2.46万亩。遵循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重点突破的原则,前期优先绿化近山、低山,后期再下大力气绿化远山、高山。2018年度紧盯省界门户绿化,重点消灭高速、国道和铁路沿线可视范围荒山,其中大广高速沿线可视范围荒山绿化是重中之重。
2、转变观念,实现森林防火“人防”向“技防”转变。一是要加快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我县森林防火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通过林火监测站、了望台等一系列森林防火工程项目的建成,能及时发现火情,准确探测起火地点,确定火的大小、动向,监视林火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为科学预防和扑救提供依据。二是在配备必要的安全保障装备的同时加大专业扑火队员科学扑救的培训,提供先进的扑火设备、器材,确保队伍扑救火灾时安全高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三是加强生态护林员集中培训,提升安全保护技能和森林火灾处置办法,确保责任到人、到山头、到地块。四是强化以水灭火,通过采购先进的以水灭火装和在重点区域建设森林防火蓄水池,充分利用水资源,在雨季时收集雨水,发生森林火灾时,特别是在交通不便又没有水源的林区,可以就近取水,为扑救森林火灾争取扑救时机,减少火灾损失。实现“三不三下降”目标,即: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不发生敏感位置森林火灾,火灾发生率、火灾受害率和过火面积有明显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