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关于对黄石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52号建议的回复 | ||||
---|---|---|---|---|---|
索引号 | 000014349yxxrmzf/2019-00077 | 发布日期 | 2019-09-26 | 发布机构 | 县政府督办室 |
文号 | 文件分类 | 其他 | 所属机构 | 阳新县人民政府 |
姜国新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速推进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建设”的议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1、坚持规划引领。我县在《富河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和湖北《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基础上,2017年聘请华农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完成《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阳新核心区总体规划》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控制性规划》。该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6.5万亩,按“一带九园”的结构布局,“一带”就是富河现代农业景观带,“九园”就是军垦农产品生产加工园、十里湖都市农业园、金泽种苗农业示范园(北煞湖)、牧羊湖生态农业园、北沙湖循环农业园、石良山国家现代农业庄园、钟家湖花卉苗木产业园、南市乡博园、宝塔湖万亩藜蒿园。目前已完成核心区范围面积航拍,正在加快建设技术研发、质量检测、成果转化等8大功能中心,建设时间:近期为2017-2020年,中远期为2021-2025年。计划总投资6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0亿元,力争到2020年,将其打造成集农业产业转型、高科技农业生产示范、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入驻企业上百家,销售规模过亿企业30家,年产值达100亿,辐射带动农户增收10亿元。同时,我们正全力打造以军垦农场为核心的2000亩农产品加工园,目前已对其中1840亩土地性质进行了用地调整,今年一期建设800亩,逐步到位。规划面积50亩的园区科技孵化中心,已经规划设计,探索采取EPC模式,目前在招标。
2、坚持基础先行。近年来,我县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列支专项经费、出台扶持政策等措施,强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2亿余元,核心区内路、渠、电等基础设施总体规划逐步完善,完成了机耕路面硬化1.4万米,新开渠道(硬化)1.5万米;新冠农业产品展示中心、水产名优种苗基地、北煞湖稻虾混养基地等已建成;总投资958万元、全长245米的三溪河口大桥已建成,其连接线已完成规划设计,正进入建设阶段;连接十里湖和北煞湖的麦口闸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已改造升级完成;宝塔湖—荆头山—军垦富河堤路结合工程已接近尾声,工程堤防总长9.8公里,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宝塔湖—自来水厂段、自来水厂—荆头山段河堤工程已经完工,荆头山—军垦段河堤工程以及北煞湖土地整理工作和滴水灌溉工程已开工建设。
3、坚持项目为王。近年来,我县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先后整合县林业、水利、交运、军垦、荆头山、城东新区等单位项目30余个、资金22.8亿元,其中整合财政资金1亿元,撬动社会和镇区资金21.8亿元,全力推进园区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比如,休闲观光农业方面,总投资1.1亿元的五夫生态园项目,2017年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利税350万元,带动就业210余人。目前,游客接待中心,正在加快建设30亩钢架连栋大棚,以及100余亩的垂钓中心和儿童游乐中心;华宇科技改造升级工程已全面启动,新冠公司计划在原有杏鲍菇的基础上新增加猴头菇品种,并与华中开展合作成立天抗生物饲料公司。生态农业方面,陈修畈已建成万亩高产标准化农田。总投资1.2亿元的祥云粮食生态加工园项目一期建成投产运营,2017年11月,祥云糯米粉荣获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优质奖。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利税3000万元,带动就业200人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奔赴福建龙海市、江西吉安市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已组织一批有意向投资食品加工企业(福建龙海保力得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飞业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力度机械有限公司、江西新庐源食品有限公司)来园区考察,一些项目正在积极沟通洽谈中。
4、坚持产研合作。我县瞄准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不断加大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先后与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10余所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县校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力促园区科技水平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2017年,园区研发投入400余万元,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园2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单位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培育了“君垦”、“新五夫园”、“圣迪乐村”、“玉麟”等11个绿色品牌。“爱媛28”杂柑、雷姐金桔和荆头山猕猴桃等6个农产品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今年园区专利申请总量300件,其中发明专利160件。科泰孵化器和湖北父子孙网络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器,阳新通青年创业公社被认定为国家级星创天地。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46家农业科技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目前,已累计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已成功挂牌的企业83家。湖北新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冠林、华宇科技、宗欧农业等4家已成功登陆新四版,远东、新冠等多家公司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备、政策扶持不强劲等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争取2018年园区建设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以迎接国家中期验收,确保达标。
1、完善组织保证,进一步增强园区发展向心力。加快厘清市、县管理权责,明确“市县共建,以县为主”的建设思路,尽早在核心区成立黄石农业科技园区(阳新)管委会,具体负责园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定位为相应级别的常设机构,定编不少于20人,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充分发挥阳新农业科技园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融资平台功能,加快配齐配强专业力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原则,加快推行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同时,积极发挥市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建立市直成员单位对口帮扶机制和会商协调机制,合力破解园区发展制约瓶颈。同时加大园区宣传力度,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2、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增强园区发展竞争力。按照上级有关政策精神,比照先进地区成熟经验,结合核心区发展实际,重点要在财政、用地、税收、人才以及投融资等方面,对核心区予以重点支持。对核心区规划建设的现代物流、农产品加工、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和休闲观光等项目用地,允许按工业用地出让底价后,以公开拍卖方式供地;对核心区新增的农业龙头企业、“三品一标”创建、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等,可在市财政每年预算内,划拨不少于2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优先予以奖励和支持;对新入驻固投超过100万以上的农业企业,均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有意入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可按“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原则,单独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进行支持。在平台建设方面、县财政要注入不少于2000万元资本金,还要争取市财政不少于3000万元资本金,作为园区农投公司资本金用于放大投融资。同时,充分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3、夯实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园区发展承载力。建立承诺兑现保障机制,促使市、县两级政府承诺的有关园区基础建设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继续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实行定点定量投放,确保核心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充分发挥园区投资管理公司平台作用,积极推广运用PPP等模式,用足用活政府资本,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一区九园”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力推进富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优先安排园区内堤防除险加固、排灌泵站涵闸更新改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富河军垦公路交通桥、农产品加工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技孵化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六大工程”,加快启动科技孵化大楼、污水处理厂、五夫园儿童游乐园、牧歌田园金桔加工冷链等项目。
感谢您们对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