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名称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0014349/2011-00534 发布日期 2011-09-06 发布机构
文号 文件分类 所属机构 阳新县人民政府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3月10日在阳新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县长 童金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及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以来,全县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大建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克服了雨雪冰冻、水旱灾害等重重困难,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2010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3.3倍;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2.4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12.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3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5年的5.3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3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5年的3.2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108.9%;外贸出口是2005年的9.4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5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5年的1.68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05年的1.96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46.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上级确定的目标以内。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县工业结构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冶金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富水下游和大冶湖沿岸镇区遭受了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非同寻常的困难,全县人民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扎实推进“三大建设”,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较好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10.7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5.3%;财政收入7.2亿元,增长2.96%;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6亿元,增长3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亿元,增长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8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459元,增长10.7%。

——三次产业稳步发展。农业效益逐步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种粮大户达1896户、承包面积14.5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8.6%,增长7.7个百分点。军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年产100万只蛋鸡、7.5万头生猪、1500万斤食用菌和万亩绿色蔬菜等项目初具规模。中粮集团陶港生猪养殖项目建成投产,荆头山生猪养殖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增油茶种植1.65万亩。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全县128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82.1亿元,增长15.5%。昂运铝轮等22个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投资3.2亿元。第三产业持续活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3.5亿元,增长8.3%。国际大酒店建成投入运营,仙岛湖景区创3A、烈士陵园创4A全面开展,红色旅游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工商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新发展市场主体2530户,新培育注册商标58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37%,超过同期存款余额增幅12个百分点,新增中小企业贷款7.7亿元、支农贷款4.6亿元。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3452万元。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引进和在建的各类项目共有64个,计划总投资55.6亿元,当年实际完成投资23.6亿元。宝加鞋业一期、安达汽配二期等6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远大富驰医药工业园、劲牌枫林小曲酒、九州和三磊标准化厂房等11个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916万美元,增长15.1%。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23个,总投资4.5亿元。枫林蜡烛山、黄颡口余家湾两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获得省级批准立项。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军垦万亩土地整理成为全省精品工程。积极向上申报项目用地,保证了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区建设共投入资金1.9亿元,完成了城东新区4条主干道、3处搬迁安置点、2600多亩土地收储等规划编制,实施了环城路景观带、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和垃圾处理场建设等工程。县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最大限度保护了耕地,为经济社会发展留足了空间。大力推行“六先一后”城管执法模式,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8万平方米,城区规划执法、道路巡查和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交通建设共投入资金2.9亿元,实施了河金省道、阳枫省道、沿横省道阳新段和三溪至王英公路改建等工程,改造通村公路192.5公里。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5亿元,实施了富水下游半壁山、五里湖等3处防洪灭螺治理工程,整险加固河港堤150处,更新改造涵闸泵站15处,新建和维修当家塘堰1100口,解决了4.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梁兴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和王英镇区改造建设取得成效,省级试点浮屠镇42个示范点、市级试点大王镇32个示范点村庄整治任务较好完成。

——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险”参保人数达到33.6万人次,基金总收入2.1亿元,支出3.9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6万人次,核定补偿资金7128万元。财政投入民生保障资金17亿元,增长21.5%。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各类补贴1.2亿元,其中粮油生产补贴7000万元。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307个,总投资1.1亿元。城乡低保对象达到2.6万户7.1万人,发放低保金5345万元,大病医疗救助1258人次,发放救助金73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85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400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500个。新建廉租房1.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183户。56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和15个彩票扶贫村共落实发展项目600个,新建移民新村10处,移民搬迁225户。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效明显,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政府八件实事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校园标准化和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新建校舍2.1万平方米,维修校舍2.3万平方米,建成教师周转房108套5940平方米。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进展,专利申请量181件,增长80%。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2项,其中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项。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省部联动血防工作年度项目全面完成,血防改厕1万户,免费救治晚血病人525例。设立颁发首届“吴国伦文学奖”,协助拍摄《阳新鞋匠》电视连续剧,阳新采茶戏《绣出幸福吉祥来》剧目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春晚,获得历史性突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展顺利,1000个调频广播安装完成投入使用,宋家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更新改造通过省级验收。第六次人口普查和企业联网直报取得阶段性进展。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稳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人事、编制、审计、物价、质监、档案、残联、气象、科协、工会、青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事业都取得新成绩。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行政效能和机关干部素质明显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进一步理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关停“五小”企业51家,监管风险企业16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五”普法全面完成,“平安阳新”建设深入推进。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和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化解疑难信访问题。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十个全覆盖”,认真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阳新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十一五”历程,分析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我县经济发展还处于量的积累阶段,发展的质量还不优,受宏观环境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支撑阳新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特别是中小企业抗市场波动的能力还很脆弱;经济结构偏重、大企业偏少、财政总量不大、富民水平不高等深层次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城乡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少数部门落实决策不力、服务不够到位,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县跨越发展、加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纵观阳新发展,“三大建设”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跨越发展、加速崛起指明了方向;连续多年的较快增长、一批重大项目的相继落户,为跨越发展、加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工业园区加快建设,为跨越发展、加速崛起增强了承载能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为跨越发展、加速崛起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过应对金融危机和抗灾救灾等工作的锻炼,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励精图治,为跨越发展、加速崛起凝聚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建设和黄石“三大战略”的实施,为我县跨越发展、加速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克难奋进,开拓进取,通过五年的奋斗,努力把阳新建设成“三基地一乡一区”,即:以小曲原酒和油脂加工为主的中部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以车用、船用轴瓦为主的中部地区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中国油茶之乡和鄂东南地区红色生态旅游风景区。到2015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生态文明等方面走在全省同类县市前列,把阳新打造成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黄石副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0%,外贸出口年均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经济结构全面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25%以上,科研经费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0.02%。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45%。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6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11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2%和10%以上。

——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15万人以内;资源与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符合省市目标要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城区集中饮用水源达标率达到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80%;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7.8%以上。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县十二届四次党代会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城东新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按照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致力做大产业支撑。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构建创新创优、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速发展新型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以改造调整结构,以引进优化结构,以淘汰改善结构”的思路,坚持优势优先,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努力将机械制造、轻工纺织、医药化工、水泥建材等主导产业打造成资源集约、企业集中、配套成链、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积极开展与大型企业的生产合作,主动为其提供初级产品和零配件,实行配套协作生产。积极探索低碳能源、绿色消耗、循环产业等发展新模式,引导支持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实施投资过500万元的技改项目20个,争取上级项目扶持资金3000万元以上。切实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认真抓好工业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测预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煤、电、油、运等要素供给困难,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增长12.3%。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稳定粮食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力度,按照高标准、高效益、上规模、上档次的要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效益农业、品牌农业。加快优质粮油、蔬菜和金银花基地建设,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45万亩,新增高效农业3万亩,其中设施农业1万亩,新建食用菌生产基地50万平方米、无公害精细蔬菜基地5000亩。做大水产、畜牧、林特三大板块,水产名特优养殖比例达8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60%以上,新增油茶2万亩。抓好“双低”菜籽油等农业品牌创建,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比重。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力争水稻生产机械化率达60%以上,油菜直播机械化率达30%以上。突破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壮大长丰米业等本地企业,引进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家以上,扶持供销社和农技推广部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旅游开发为龙头,培植壮大生活性服务业。积极融入武汉旅游经济圈,推动仙岛湖创建4A景区、王英创建全省旅游名镇,力争仙岛湖“蓝海1号”项目年内建成,国际大酒店创建为四星级旅游饭店,富川酒店按五星级标准开工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农家乐旅游,不断增强阳新旅游吸引力。培育引进购物广场、连锁超市等大型商贸中心,加快打造湖滨特色商业街和兴国大道核心商业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加快建设新农村流通网络和综合服务体系,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发展和繁荣城乡市场。以棋盘洲港区为依托,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定期组织银企对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

(二)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致力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调结构、促提升的重中之重,狠抓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促进投资转型,充分发挥后发争先优势。

全力强化招商引资。牢牢把握沿海产业资本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新机遇,积极鼓励以商招商和全民招商,突出“选大商”、“择优商”、“招强商”,大力招引龙头型、基地型和创税型的大项目、好项目,引领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全面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严格实行招商引资实绩考核,重奖招商引资责任人和中介人,切实做到“资金到位、项目到位、奖惩到位”。坚决兑现各项招商承诺和优惠政策,对来我县投资的客商,依法在项目用地、供水供电、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最大的优惠和便利。切实做到服务效率快捷化、服务方式规范化、规费收取刚性化,努力为投资者营造一个投资效益好、安全系数高、投资成本低、服务质量高的发展环境。力争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过5000万元项目10个以上,实现招商引资总量增长20%。

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招商和建设并重,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全程负责,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重点确保宝加鞋业二期、劲牌枫林小曲酒等9个续建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全力促成远大富驰医药工业园、中孚水泥熟料生产线、中节能中粮新能源发电等6个已落户的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同时,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准确把握上级投资动向,坚持以交通运输、农田水利、民生设施和环境保护等项目为重点,对所要争取的项目,认真梳理,做好前期可研论证等相关工作,确保项目资金到位总量增长20%。

努力建好工业园区。坚持高标准建设、高层次集聚、高质量服务,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真正把园区建设成为政策优惠、运行高效、客商满意、后劲充足的投资洼地。城北工业园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滚动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加快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园区平整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突出抓好园区土地规划和储备,向长期闲置的厂房要土地,向圈而不建的项目要土地,向提高投资的强度要土地,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最大限度满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需要。积极帮助新港(物流)工业园区管委会组织落实好共建区内土地征用、房屋搬迁和移民安置等工作,力争早日打造成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沿江工业集聚带、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重要的港口、交通枢纽。同时,建好综合双港、杭瑞高速木港出口等中小企业集中区,满足各类中小企业的落户需求。

(三)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致力改善人居环境。主动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城乡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开发城东新区。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新区”的要求,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基础先行,以融资和搬迁为重点,严格实行工程招标和土地拍卖制度,通过市政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促进城东新区土地的大幅升值,确保土地收益最大化。全面启动阳新大道东段、湖东新区大道、湖滨大道、环湖西路、莲花湖一桥、二桥等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征迁拆违和集中还建,鼓励引导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发展布局向新区集中,努力形成全民“关注新区建设、支持新区建设、参与新区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稳步推进现有城区的改造,大力推行数字城管与和谐城管,深入开展城区主次干道交通秩序、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建设新型农村。加快省市级示范镇、中心镇、建制镇和集镇建设,不断增强城镇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突出产业发展,探索完善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多元投入机制,着力解决农民住房需求问题,加快农村建房从分散向集中转变,加快农业人口向新城镇和农村新社区集中居住。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快集镇、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巩固镇区文化站、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建设成果,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三溪河近期综合治理项目,加大农田机耕道路建设力度,突破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实施木港“兴地灭螺”、浮屠新农村建设和白沙土地整理等3个土地整治项目,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着力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以大广、杭瑞两条高速即将建成通车,武九客运专线、黄咸高速即将开工为契机,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国省道30公里、县乡公路30公里、通村公路100公里,开工建设兴国港区、龙港客运站等一批交通工程,力争官桥汽车客运站投入使用、荆头山富河大桥建成通车。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完成枫林、木港等5处输变电新扩建工程,不断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保障能力。

(四)以构建和谐阳新为目标,致力提升民生质量。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追求,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惠及民生、促进民和、维护民安。

强化民生保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支持更多劳动者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保成果。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机制。认真抓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对接,实现农村低保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力争1.5万贫困农民稳定脱贫,移民搬迁300户1200人。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免费查病和治化疗6万人次,完成血防改厕3000户。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优抚对象待遇和医疗救助水平,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发展惠民事业。统筹推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引进和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和体育事业,新建农家书屋130家。打造“富川文化论坛”品牌,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力争城区全面覆盖、农村全面启动。加强统计监测服务,提高统计能力和数据质量。继续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国防、人防、编制、双拥、老龄、气象、档案、科协、工会、青年、民族宗教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促进社会和谐。深入实施质量兴县和依法治县战略,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行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培育发展注册商标,力争实现中国驰名商标零突破。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狠抓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严格实行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治理,深化绿色学校、环境优美乡村创建,努力构建生态宜居的城乡环境。全面启动“六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县进程。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五)以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致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肩负新任务,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为民服务,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务实作风推进发展,以创新举措加快发展,努力塑造服务型、亲民型、法治型、廉洁型的政府新形象。

在科学理政中对群众负责。更加注重学习创新,更加注重科学决策,更加注重职能转变,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强化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社会管理上来,真正把科学发展的内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实现赶超的方法、关注民生的举措。

在务实勤政中为群众服务。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两集中一代办”改革,逐步完善县、镇、村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目标责任管理,推动政府工作全面提速,最大限度服务于民。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切实聚好财、理好财、用好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善于破解难题,勇于承担责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尽最大责任、最大努力提升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

在依法行政中受群众监督。继续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和重大项目管理制度,积极推行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与管理。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群众社会监督、媒体舆论监督,认真及时办理建议和提案。继续建设诚信政府,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在廉洁从政中让群众满意。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继续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监管和审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勤俭创业,艰苦奋斗,以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支持。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群众急需解决、财力能够承受、年内可以完成的原则,倾心尽力为民办好八件实事:①新增城镇就业6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6000人。筹措资金2000万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镇区卫生院对484种列入国家、省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②筹措资金1000万元,抓好重点中心镇村和集镇建设工作,继续实施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浮屠)42个示范点,市级试点镇凤庄示范区(大王)14个示范点,全县其它镇区面上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③筹资4800万元,新建县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④完成城区东坡路、林峰路、马蹄湖路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启动城东新区“四路两桥”建设。⑤筹资1.22亿元,续建富水下游半壁山堤、五里湖堤、五里湖隔堤防洪灭螺治理工程;续建富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续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续建小农水重点县工程。⑥筹资1亿元,完成阳新至武汉快速通道兴国至三溪段路基28.8公里、路面9公里。⑦完成夜市整体搬迁;新建廉租房200套1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200户;启动建设教师周转房300套。⑧完成人民礼堂改造工程,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无偿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0件。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昨天的阳新精彩纷呈,今天的阳新生机盎然,明天的阳新希望无限。我们已经战胜了重重困难,巨大的潜能正加速释放,积蓄的后劲将合力迸发,发展的势头已锐不可当!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百万阳新人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着力推动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