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名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0014349yxxrmzf/2024-00003 发布日期 2024-02-26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
文号 文件分类 综合政务 所属机构 阳新县人民政府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2日在阳新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杨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阳新披荆斩棘、承压奋进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做好强信心、稳增长、防风险、推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入选全省“双集中”[1]试点县,荣获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2.3亿元、同比增长17%,经济总量进入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83亿元,增长103%,实现“十四五”第一次工业倍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1亿元,在全省79个县市排名前五。县域经济考核挺进全省二类县第9。中部百强县上升7位,进位至第84位。

——项目建设再创新纪录。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110亿元的远大制剂项目落地,农科园落户企业达到12家,开启了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新赛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规模占全市1/3以上,14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库,18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6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消费市场再释新活力。成功举办首届屯鸟汤节、仲夏消费季、第二届房交会等各类消费活动38场,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1.5%、2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亿元、增长9%,销售商品房67万平方米、增长9%,有力促进了消费加速提振。

——营商环境再获新成效。市民之家“3+3”政务集成服务模式[2]改革落地,县镇政务服务实现“一窗通办”。15项改革事项入选全省先行区试点,数量全省县市最多。优化营商环境“70条措施”基本落实到位。营商环境评价两年进位40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民生福祉再显新水平。民生支出占比提升至82.5%。10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8所,新增学位6600个,高考600分以上人数达到207人,特殊本科线[3]上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弘扬“四下基层”[4]优良传统,深化“一下三民”[5]实践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稳增长、促转型,产业升级实现新跨越。新型工业加快转型。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5个,完成投资10亿元。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18个。新增省级专精特新[6]中小企业13家、“瞪羚”企业[7]8家。远大生科荣获省级“绿色工厂”,恒驰电子荣获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可兴鞋业入选省级劳务品牌领军企业。在上半年全省“赛马制”综合评价中,位列同类县市第一。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发展“五个一”[8]特色主导产业4.2万亩,创建精品果园、生态茶园3000亩。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新增“三品一标”[9]3个,“富川红”“阳新芽茶”荣获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会金奖,阳新屯鸟入列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阳新柑桔、网湖鳙鱼成为黄石首批进入盒马鲜生农产品。荣获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百强县。服务业加快发展。洋港百洞峡、仙岛湖欢乐岛、万达颐华酒店等建成营业。出台促进电商发展17条,电商网络零售额达到13.5亿元、增长47%。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实现全覆盖,建成村级服务站点327个,快递收发件量6500万件、增长8.3%。9家建筑总承包企业晋升一级资质,成为全省拥有一级建筑总承包资质最多的县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84.9亿元,增长483.6%。

(二)着力抓改革、促创新,发展动能得到新提升。重点改革日益深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率达到95.3%,147个事项“一事联办”,建成全省县级领先的城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荣获全省智慧政务数据应用示范单位。完成国企薪酬制改革,3家平台公司完成融资72.5亿元,农发、交建获评AA信用等级。坚持亩产论英雄,消化批而未供土地5761亩、闲置土地749亩,盘活僵尸企业8家。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入选“科创湖北”试点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31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小分子原料药精准制造省级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认定,新增企校联合创新中心6家、产学研合作企业11家、专家工作站5家,镇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园区承载日益增强。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升至全省同类开发区第8位,医药健康总部经济示范园入驻企业18家,“鞋都小镇”入选湖北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滨江医药化工园第一批通过全省合格化工园区复核认定,总投资70亿元的远大生物及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富池镇跃居全国乡镇500强227位。新港园区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弘盛铜业建成投产,成为全省最大经济增长点。黄石国家农科园农产品加工科技园通过绩效评估,建成标准化厂房5.26万平方米。市场主体日益壮大。持续开展“双百”活动,解决企业难题93个。建成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服务平台,兑现招商引资政策资金6897.6万元,惠企资金2836.4万元。新登记市场主体1.3万户,其中企业5178户。开票纳税人达到7106户,增长24.3%。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个转企1223家,新增“四上企业”[10]63家,奥莱斯挂牌新三板,荣获全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

(三)着力强功能、提品质,城乡面貌焕发新魅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改造老旧片区13个217栋,惠及群众1.6万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4套。新建口袋公园10个、路灯1000余盏,人防疏散基地、光谷人行天桥等建成使用。新增智慧停车场9个、智慧停车泊位2879个、充电桩200个。扎实开展城市管理“十大”攻坚行动,拆除违建20余万平方米,完成三大主干道四条支干道蜘蛛网整治。和美乡村更加宜居。完成王英、三溪“两镇七村”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实施示范村、整治村95个,建改农村户厕3025户。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95公里。富池、枫林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排市河北村等5个村入选全省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三溪立中村等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基础设施更加优越。武阳高速建成通车,县综合客运枢纽站、木龙公路等基本完工,八一大桥、G351三溪至毛坪段、G106沿镇至黄土坡段等加快建设,改造修复国省干道80公里。城乡供水一体化支网工程延伸至白沙、陶港等镇区,获批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省级试点。总投资34.2亿元的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工程加快建设,新建5G基站368个、燃气管道388公里。

(四)着力办实事、惠民生,为民服务展现新作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坚持“四个不摘”,统筹整合资金5.2亿元,实施项目1328个。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精准落实医疗、教育、住房等帮扶政策,消除风险监测对象81户311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社会保障持续加强。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38场,促进就业1.4万余人。新增城镇就业6687人,扶持创业231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1%、94.3%。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落实,职工门诊统筹共济改革平稳落地。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亿余元,社会救助、孤儿等保障标准提标,发放残疾人辅具2048套。面向退役军人的优惠优待不断得到落实。慈善总会9·5公益日募集资金1700万元,全国县级排名第二。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城东实验学校、新时代高中等投入使用。阳新一中荣获全省示范平安学校,一本率达到71.3%,创历史新高。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高铁新区医院等项目有序推进,提档升级村卫生室100家。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190户,改扩建老年人互助中心17个,5家老年人幸福食堂投入使用,福利托养[11]、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经验分别在全国、全省典型交流。《小莉养屯鸟》荣获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奖,成功举办全省龙舟公开赛(阳新站)等赛事,建成镇村文体广场8个。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新改建镇级综治中心18个,调解矛盾纠纷4795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群众安全感持续上升。保持电信网络诈骗严打整治高压态势,顺利退出全国负面排名前100名。大力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通过省级评审验收。

(五)着力补短板、守底线,流域治理迈出新步伐。筑牢流域安全堤坝。富水流域入选全省流域综合治理两个试点之一,三溪河等5条河流纳入全国中小河流名录。富池口泵站更新改造、富河防洪治理二期等项目基本完工,整险加固中小型水库5座,富池二站新建工程等加快建设。筑牢水环境安全底线。大力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163个长江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整治网湖入河排污口69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富池水源地取水口搬迁、乡镇污水处理二期等项目基本完成,网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等生态治理工程加快建设。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整治“非农化”“非粮化”[12]土地2.87万亩、撂荒地1665.4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2.72万亩、粮食总产量29.72万吨,分别增长2.86%和5.01%。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基本整改完成。大力推进扬尘整治、秸秆禁烧等治理,空气优良率全市第一。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创建,新增主次干道垃圾分类点360个。扎实推进“林长制”,新增林地7万亩。创建市级绿色矿山5座。黄颡口、陶港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全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

(六)着力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定不移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依法行政持续推进。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56件、政协提案72件。工作质效持续提升。坚持一线工作法、周末跑工地,深入开展“双月述评”,全县上下掀起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新热潮,争取省级以上政策52项,争取各类资金77.1亿元。廉政建设持续深入。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统计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扎实做好“五经普”工作,荣获全省审计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国防动员、民族宗教等工作得到新加强,工会、青年、妇联、文联、工商联、侨联、红十字会、社科联、行政学校、供销、档案、气象、公共检测、公共资源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成绩是拼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过去一年,我们始终保持冲刺状态,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振。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心谋事、激情干事,创造性开展工作,凝聚了担当作为的正能量。我们加压奋进、顽强拼搏,以“慢进亦退”的警觉警醒和滚石上山的勇气魄力,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全面开启了“奋进百强”的崭新篇章!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阳新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阳新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标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集聚不够、创新驱动较弱、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土地要素保障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标高品质生活,城市治理不够精细高效,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均衡优质;对标高效能治理,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生态治理仍需持续加强,服务效能仍需持续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施策,着力予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阳新奋进全国百强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强县工程,以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为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提供阳新支撑。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15%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维护安全稳定,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

坚持为全局计、为长远谋,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抢抓富水流域纳入全省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机遇,启动富池大闸等9个获批特别国债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三溪河、良荐河等小流域治理,推动富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协同治理。以鄂东南地区水资源配置等引调水工程为核心,加快龙洋水厂建设,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延伸至枫林等镇区。统筹水安全设施建设与农业灌溉水利建设,积极谋划总投资25亿元的富河灌区新建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小青山等中小型水库和15座病险头顶塘除险加固。

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加强中央环保督察及各类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强化秸秆禁烧、生产排放、建筑扬尘等管控,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新双十行动”[13],加快实施莲花湖生态修复二期等生态治理工程,推进网湖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重点湖泊水质有效提升。持续开展“无废城市”创建,加快建筑垃圾和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洋港崩山村地下水治理等项目建设。推深做实“林长制”,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创建绿色矿山5座。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72.35万亩耕地红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扩大撂荒地整治成果,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建高标准农田2.54万亩,推进“小田变大田”0.7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2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加大储备粮管理力度,确保2.05万吨县级储备粮和500吨县级应急成品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守住社会安全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14],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快推进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严厉打击制贩吸毒等各类违法犯罪。加强道路交通、矿山、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监管,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工作,完成14处地质灾害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农产品智慧化监管,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常态化开展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强化政府债务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高质量发展优势

以加快人口就地城镇化为抓手,大力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着力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完善城乡空间布局。积极构建“一主(中心城区)、两副(富池、新港)、三特(龙港、王英、军垦)”县域空间布局。支持兴国、城东、经济开发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县域就地城镇化核心承载区。支持富池、新港城镇建设,打造县域副中心。支持龙港发展红色旅游、王英发展生态旅游、军垦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枫林压力容器特色小镇、陶港、黄颡口、浮屠工业集聚区建设,通过要素倾斜、政策赋能,进一步激发发展动能。支持大王、太子、白沙等其他镇区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启动3个完整社区建设,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完成上钟片区、下雉大道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加快排渍排涝三期等工程建设。推进街边绿化,新增城市绿地1.1万平方米,提档改建绿地26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推动城市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新增一批公共屋顶光伏等绿色建筑。强化高铁片区规划管控,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五路六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市级商业商务、文体、职业教育及客运枢纽等功能区。

推动交通互联互通。构建对外“硬联通”。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谋划黄阳一体化南北大通道,加快民福路延长线、富水富池至排市航道工程等项目建设,打造鄂东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通县内“主动脉”。谋划建设城区至黄颡口快速路,加快推进G351三溪至毛坪段、G106沿镇至黄土坡段、双港公路莲花心隧道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一步缩短城区与乡镇时空距离。畅通县城“微循环”。加快推进G351太垴至荻田段项目前期,启动慢车步道建设,提档升级县城主次干道,升级改造背街小巷3条,提升县城通行率。

营造良好聚人环境。坚持引回外出人口、转移农村人口、吸引外来人口同步发力,强化人口动态监测,新增城区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大力实施资智回乡、头雁先锋领航工程,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保障重点企业用工5000人以上,新增就业创业5000人以上。稳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落实“安业、安薪、安身”工程,引导农村人口进城有活干、有钱赚。深入实施“富川英才”计划,跟进实施返乡创业补贴等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就业创业。

加强县城精细管理。持续推进城市管理“十大”攻坚行动,保持查违控违高压态势,扎实开展空中管线、地下管网综合整治,着力营造安全有序、整洁美观的县城环境。开展规范物业管理专项行动,完善管理考评机制,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水平。加大县级大数据统筹力度,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大数据中心,积极拓展旅游、交通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让城市更聪明。

(三)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高质量发展支撑

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开启第二个工业倍增工程,加快以产业集群化推动产业链条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壮大产业集群。加速做大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原料药、成品药、医疗器械,加快推进远大制剂、富池原料药项目群等建设,推动医药健康总部经济示范园企业满园,力争年产值突破40亿元,打造鄂东药谷。持续做强绿色建材产业。支持华新、娲石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着力服务新批矿山企业建设,加快娲石绿色环保材料、湖北优科绿色精密制造等项目建设,力争年产值突破150亿元,打造中部绿色建材基地。鼓励做优品牌鞋业产业。有序引导鞋服小微企业转移至鞋都特色小镇·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级提质品牌鞋业产业,推进阳新鞋匠创建国家级劳务品牌,力争年产值突破20亿元,打造中部鞋都。支持做新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等智能化产业,力争年产值突破400亿元,打造武汉都市圈产业配套生产基地。

提升工业质效。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4个,完成技改投资12亿元以上。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鼓励企业借智借力,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18个以上,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体系,推进县级工业互联网建设,新增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以上,培育省级上云标杆企业[15]2家以上。

增强园区承载。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富池、新港、农科园工业主战场功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园区高效集约发展。城北工业园加快推进2700亩扩园,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能制造产业园功能配套,争创省级高新区。滨江工业园医药化工园加快推进345亩入园企业项目建设,启动丰山片区1723亩扩园,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支持新港园区建成港口三期,加快新兴铸管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亿吨大港、千亿园区、港口新城”。黄石国家农科园聚焦“百亿园区、农科示范”目标,完成企业服务中心、仓储冷链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吸引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争创省级农业高新区。

培育市场主体。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扶持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新增限上商贸业企业(含大个体)30家以上,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新增有资质的建筑业和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业企业10家以上。实施促进中小企业试点示范培育工程,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鼓励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支持恒驰电子、翔瑞环保挂牌新三板,支持奥莱斯北交所上市。

(四)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共同缔造为手段,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走出一条具有阳新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提升农业质效。推进种养规模化。大力发展“五个一”特色主导产业,新增特色种养殖3.2万亩以上,探索大水面养殖新模式,打造武汉、黄石米蔬、水产品、禽蛋肉食供应基地。推进生产标准化。充分发挥现代种养殖示范作用,带动发展寿光模式设施农业3000亩以上、设施渔业示范基地2处。提升农业科技和新型农机运用水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至78%。推进加工精深化。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招引力度,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引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确保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60亿元。推进营销品牌化。新增“三品一标”3个、区域公共品牌2个,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不断提升阳新屯鸟、阳新柑桔、网湖鳙鱼、富川红等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

建设和美乡村。刷新乡村颜值。学习运用“千万工程”[16]经验,实施“百村千湾”行动,推进洋港洞下村、荆头山新华社区等27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完成146个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改农村户厕1200户,力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40%。完善乡村基础。改造危桥20座,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00公里。加强农村建房和建筑风貌管控,新建农村公益性公墓4个,开展省级“乡村著名行动”规范地名管理试点,争创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加强乡村治理。常态化整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强化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培育“美丽家庭示范户”40户。

促进农民增收。更好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力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三农”金融服务中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增流转土地4万亩,力争土地流转率达到55%以上,积极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做实联农带农机制,持续加大较大规模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扶持力度,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20家、家庭农场130家,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价值链,稳步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积极推行外出务工、就近打工等方式,有效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五)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蓄积高质量发展动能

发扬“拼、抢、实”作风,盯着项目干,围着项目转,坚持“一月一签约、两月一开工、季度一拉练”,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为阳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出击抓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发挥一切可发挥的力量,形成全员参与的“大招商”格局。聚焦长三角、珠三角、厦漳泉、武汉等重点区域,紧盯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等作用,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20个以上,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5个以上,到位资金450亿元以上。

只争朝夕建项目。持续开展“八个十”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充分发挥“1+8”指挥部作用,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坚持“周末跑工地”,抓细抓实分类管理、集中拉练、领导包保、双月述评等项目推进机制,全面提高项目落地率、投产率、见效率,确保总投资110亿元的远大制剂等12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娲石绿色环保材料等8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全力以赴强保障。开展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比亮晒”,力争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项目10个以上,新增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2亿元以上、债券资金21亿元以上。持续推进坑塘改造和黄颡口、枫林—白沙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新增耕地指标4600亩以上。坚持“亩产论英雄”,强化府院联动,加强批而未供土地治理,推动闲置土地合理利用,盘活僵尸企业10家。推动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工程如期并网运行,加快融入电力“高速公路”。

(六)坚定不移推进扩大内需,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

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促进消费扩容,构建人气旺、活力强、知名度高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做强文化旅游业。统筹全县资源发展全域旅游,积极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仙岛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力争旅游人数超过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0亿元。加快龙港云界仙居康养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支持排市滴水涯创建4A景区,网湖天鹅岛创建3A景区。完成全域智慧旅游、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精品民宿和乡村旅游点,不断优化旅游线路,打造“千里愿来”的旅游目的地。坚持“一月一节”,办好阳新屯鸟汤节等节庆活动,强化旅游线上线下推介宣传,实现“乡村有人气、产品有销路、群众能致富”。

做活生活服务业。明确兴国、城东为商贸服务业主战场,充分发挥繁荣城市经济功能作用。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开元酒店、铜锣湾商贸综合体等投入运营。加大社区商业设施配套、智慧商圈和24小时政务驿站建设力度,精心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大力发展夜经济、电商等新业态,建设阳新不夜城等项目,培养一批本土“带货达人”,力争快递收发件量突破8000万件以上。举办特色小吃美食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做旺城市人气、商气和“烟火气”。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做优生产服务业。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大力发展仓储冷链物流,加快恒发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提供“成本更低、方式更多、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交通物流服务。加快金融中心建设,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确保新增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支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产品维修和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筹划发展建筑企业总部经济,支持本土建筑业企业练好内功、抱团发展、开拓市场,补强交通、水利行业资质,实现建筑业产值40亿元以上。

(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

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在最难处动刀,向更高标看齐,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进一步深化成本控制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行动,大力开展先行区创建,力争营商环境在全省第一方阵持续进位。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大力推行市场准入极简审批,严格清理涉企收费,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深化“三集中三到位”[17]改革,大力推进镇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大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持续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柔性执法,取消、调整罚款事项33项,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更实举措深化重点改革。实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支持城发、交建、农发提升融资能力和信用等级,确保总资产超过750亿元,融资和业务收入增长5%,城发通过AA+信用评级。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严格预算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深化供销改革和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盘活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推广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18]先行区创建经验试点,常态化开展“双百”等活动,让企业家在阳新潜心谋发展、安心抓经营、放心办企业。

更深层次推动科技创新。让创新驱动成为我县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能,加快建设“科创湖北”试点县,顺利通过省级创新型县考评验收。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总数突破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00家。加快科创中心建设,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级专家工作站3家、市级以上企校联合创新中心8家、省级和县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各1家。常态化开展政企校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力争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到15亿元以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新增发明专利30件。

(八)坚定不移提质公共服务,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坚持以民为本,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发展更有温度、生活更加温情、人民更感温暖!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加快总投资3亿元的阳新青少年研学实践营地等项目建设,支持阳新一中创成全国文明校园。深化实化教联体建设,大力推进“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培养工程,加快提升师生数字化终端水平,不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坚持“五育”并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认真抓好防欺凌、防溺水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提升卫生养老水平。加快高铁新区医院、县精神病医院、滨江医院、县120调度指挥中心建设,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支持中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巩固扩大医改成果,加快数字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口子县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县域数智化病理中心建设,推动县域医共体高效运行。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持续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推动县福利院二期养护楼投入使用,创建三级福利院1家,提档升级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个。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传承全国革命烈士县红色基因,加强龙港革命烈士旧址群等红色资源保护,完成博物馆布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市民主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县体育公园建设,举办龙舟赛等体育赛事,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全民身体素质。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工程”,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做实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推进公务员参加工伤保险,实现工伤保险全省统筹。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工作,深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工作,尊崇关爱退役军人,支持妇女儿童、志愿服务、助残服务、公益慈善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新的一年我们将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牢记“三个务必”[19],以奋发有为的状态、只争朝夕的干劲、勤勉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在新的赶考路上创造新业绩、书写新篇章。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三力”。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时刻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市之关键”“县之重点”,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落实见效。

把实干担当落到实处。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生命线,闻令而动、得令而行,说了就办、定了就干,让每一项工作见行动、见真章、见成效。进一步完善主要经济指标和争资争项考核机制,以高效率赢得高效益、以快节奏换来快发展,在全县上下形成大干项目、大拼经济的浓厚氛围,努力把“小小阳新,万众一心”的精神优势转化为善于斗争、勇于胜利的作风优势。

把法治诚信作为准则。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认真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诚信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政策、兑现承诺,决不允许“新官不理旧账”,坚决杜绝漠视合同、不守制度、许诺不兑现等诚信缺失行为,努力塑造办事靠制度不靠人情、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的良好环境。

把廉洁从政贯穿始终。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坚持的铁规矩、硬杠杠,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三公”支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重点资金和项目监管,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我们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让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好、成色更足、普惠性更强。①完成富川小学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1500个;推动职教园、第四中学开工建设;完成625间教室护眼灯改造;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全县60%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②打造5个零工驿站;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7300人以上,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00人以上,鼓励企事业单位开辟面向大学生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制定返乡创业人员专项扶持计划,帮助950人返乡来阳创业;新增高技能人才60人。③为“新阳新人”、青年人、公服住房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300套;改造老旧小区6个,惠及居民3000户;新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0部;建设社区体育场所2个以上;新建口袋公园10个。④新建高标准农田3.54万亩;新改扩建“四好农村路”350公里;完成富池二站新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实施1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⑤完成县旅游集散中心信息化项目并投入使用;建设全民健身示范工程4个;完成龙港革命纪念馆布展工程并对外开放。⑥新增、补划城区机动车停车场9处、路侧停车泊位3000个;新建新能源充电桩100个。⑦改善门诊医疗保障待遇,将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报销种类分别由16种、29种均扩大到37种,并进一步提高其医保待遇标准水平;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覆盖县镇村卫生健康服务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不断提升镇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设5个城区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急救站点。⑧改造、新建村(社区)和乡镇养老机构老年人食堂、老年人助餐点12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310户;新建1所公办示范性托育服务中心,新增托位400个。⑨发放文化、旅游、体育、商业等各类消费券2000万元以上,鼓励企业与政府合作举办各类节会活动。⑩全面推进乡村“清通畅、码整齐、扫干净、保常态”的底线标准,完成全县70%以上的村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创建“和美乡村”示范带1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21个,完成146个整治村提档升级工程;实施“千村万树”绿化提升行动,提升绿化面积2.1万亩以上。

各位代表!阳新人民历来不畏艰难,阳新干部一直担当务实,阳新前景无比广阔美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把精力投入到“干实事”上,把目标锁定到“干成事”上,加快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为全省先行区建设、全市打造重要增长极贡献阳新力量!

名 词 注 释

1.“双集中”:指城市与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2.“3+3”政务集成服务模式:指社会事务、企业事务和不动产交易事务3个通办窗口,公安、税务、公积金3个专业窗口。

3.特殊本科线:指本科特殊招生参考录取分数线,供军队院校、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等招生类别及其他有相应文化要求的特殊院校(专业)招生录取参考。可理解为高考改革前的“一本线”。

4.“四下基层”: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5.“一下三民”:指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6.“专精特新”: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

7.“瞪羚”企业: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8.“五个一”:指一壶油、一片叶、一只屯鸟、一条鱼、一篮果。

9.“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0.“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和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1.“福利托养”:指低保家庭中失能人员,通过自愿原则,以低偿或无偿方式入住养老机构,与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共同居住、共同管理,享有同等服务待遇。

12.“非农化”“非粮化”:指在耕地上从事非农业活动,农民将耕地用于非粮食作物种植。

13.“新双十行动”:指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

14.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15.“上云标杆企业”:指通过云服务、云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主要领域、主要环节的有效应用,带动生态圈企业上云用云,共享云计算的便利,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本,实现企业研发、创新、生产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16.“千万工程”: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17.“三集中三到位”:指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窗口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18.“两个健康”:指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19.“三个务必”:指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政策解读:关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