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规范性文件
名称 关于印发20户以下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第一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00014349/2012-00142 发布日期 2012-06-04 发布机构
文号 文件分类 所属机构 阳新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户以下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第一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阳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阳政办发〔2012〕33号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阳新县“十二五”期间20户以下
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第一期工程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县政府各部门:
《阳新县“十二五”期间20户以下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第一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六日

阳新县“十二五”期间20户以下
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第一期工程建设

实 施 方 案


“十一五”期间,按照上级要求,我县采用直播卫星和光缆联网的技术方式完成了20户以上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第一、第二、第三期工程:直播卫星4754户、有线光缆联网21个镇(区)、421个行政村、2038个自然村,解决了偏远山区、库区群众收看、收听广播电视问题。根据鄂发改社会[2010]88号要求,我县将启动“十二五”期间20户以下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第一期工程。为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实施,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来抓,切实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进一步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成果,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范围及完成时间
此次20户以下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主要采取直播卫星方式,实施范围仍是分布在偏远山区、库区的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盲村”,根据调查摸底和各镇(区)上报情况,主要涉及全县18个镇(区)、55个行政村、150个自然村、共2201户,此项工程要求在2012年5月底前完成。
三、资金筹措标准及使用办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要求,20户以下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投入采取以政府为主导、辅以农户适当出资的办法进行筹措,采取农户自愿购买的原则,广电部门按有关部门规定向用户收取设备补差费。
四、加强对“村村通”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各有关镇(区)和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村村通”工程的重要意义,把“村村通”工程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大支持力度,成立“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相关镇(区)要成立工作专班,负责“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层层签定“村村通”工程建设责任书,认真做好辖区内“村村通”工程的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确保“村村通”工程按时完成。
(二)明确责任,严格把关。县广电局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主体,具体负责“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精心组织技术力量,严格按技术标准,进行统一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三)严格管理,规范程序。县广电局在财政国库系统设立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资金专户,确保“村村通”资金足额落实到位,实行专款专用。
(四)建章立制,完善服务。各镇(区)广电中心要做好直播卫星用户管理的审批、登记工作,及时为用户代办、领发《“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许可证》。要建立“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及用户的电子档案,逐一录入设备制造单位、出厂编号及其用户姓名、身份证号、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以便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