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新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
---|---|---|---|---|---|
索引号 | 000014349/2015-00901 | 发布日期 | 2015-06-01 | 发布机构 | |
文号 | 文件分类 | 所属机构 | 阳新县人民政府 |
阳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阳政办发〔2015〕25号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阳新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管理区,经济开发区,县政府各部门:
《阳新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
阳新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以及省、市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结合我县去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及今年开展的全县地质灾害区划与调查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我县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二、地质灾害概况
从2003年全县地质灾害调查至2015年4月30日,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达到131处。其中滑坡77处,崩塌18处,泥石流3处,地面塌陷33处。其中2014年度新增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今年以来新增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一)滑坡77处,占全县地质灾害总数的58.8%。除半壁山外,其余镇、区均有分布。其中发育最为突出的属枫林镇、王英镇、白沙镇。
(二)崩塌18处,占全县地质灾害总数的13.7%。主要分布于富池、王英、排市、洋港、龙港、白沙等6个镇,规模最大的为洋港镇田畔村岩体崩塌,总体积达150万立方米。
(三)泥石流3处,占全县地质灾害总数的2.3%。分布于黄颡口镇、洋港镇、浮屠镇,其中洋港镇崩山村卜风尖泥石流规模最大,总体积达200万立方米。
(四)地面塌陷33处,占全县地质灾害总数的25.2%。主要分布于洋港、白沙、枫林、富池、韦源口等镇。地面塌陷近年来发生频繁,十分严重的塌陷有三个区域:一是洋港镇田畔、下磨地面塌陷,每年都会出现多次塌陷;二是韦源口镇范围内地面塌陷,基本分布在过去煤炭采空区,其中韦山村、新港村塌陷面积达4平方公里,威胁群众1000余人;三是白沙、富池铜矿采空区。今年4月9日,富池镇丰山村发生地面塌陷,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经调查分析,造成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1、地质结构复杂。我县地质岩层构造复杂,地表水系及地下潜伏的岩溶现象发育,具有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自然地质条件。
2、自然气候影响。我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大,易于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
3、人为工程活动影响。近些年来城镇建设、公路铁路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工程活动日益增强,也不同程序破坏了地质结构和地表植被,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日趋增多。
三、2015年地灾趋势分析
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的规律和年初开展的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分析,今年的4至10月是地质灾害高发期。目前已发现并有可能发育成灾的有以下区域:
(一)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我县两个区域。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富池、白沙、洋港、韦源口、龙港、浮屠、黄颡口、兴国等镇,其中洋港、韦源口两镇煤炭采空区为我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每年都会出现大面积的塌陷;富池、白沙两镇由于金属矿山分布较多,历经多年的矿产资源开发,有的矿区已经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地质结构遭受严重破坏,地质环境日趋恶化,在雨季雨水的浸蚀下,极易出现地面塌陷、岩体崩塌和山体滑坡。同时,金属矿山的尾砂库和废石废碴堆放点,也容易形成塌方、滑坡、泥石流。各矿山要在雨季到来之前迅速整险加固,并指定专人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组织处理,并报告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二是位于我县山区面积较大的王英、白沙、枫林等镇。今年4月4日至6日的强降雨,造成我县多个镇山区出现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县的白沙、洋港、枫林、王英、排市、浮屠、三溪等镇。区内灾害类型主要以滑坡、地面塌陷和山体崩塌为主。目前该区地质灾害点大多处于发育阶段,呈不稳定状态,在夏季暴雨激发下,极易发育成灾。
(三)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陶港、兴国、木港、黄颡口、军垦、半壁山、荆头山等地区。区内灾害类型主要以滑坡、地面塌陷为主,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地质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在汛期易发育成灾。
四、重点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区
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分等定级和属地管理原则,各重点地质灾害所在地政府应加强对如下地质灾害点进行监测防治,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一)洋港镇崩山泥石流和月山山体开裂区(省级重点监测点);
(二)龙港镇金竹尖茶场山体滑坡区(市级重点监测点);
(三)率洲管理区五马钙业有限公司滑坡(市级重点监测点);
(四)洋港镇煤炭采空区及周边地区地面塌陷区(县级重点监测点);
(五)排市镇玉畈村七组滑坡(县级重点监测点);
(六)韦源口镇新港村缺塘湾地面塌陷区(县级重点监测点);
(七)富池镇丰山村王家组地面塌陷区(县级重点监测点);
(八)白沙镇青山村琚兴组山体滑坡区(县级重点监测点);
(九)白沙镇青山村盛家湾组崩塌(县级重点监测点)。
五、主要措施
1、完善防治预案。各镇、区人民政府要会同国土、城建、水利、交运、气象等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预案要结合区域实际,广泛听取意见,切实增强科学性、实战性和可操作性,做到“预案到项、预警到组、预备到人”,确保关键时刻应对有策,指挥有序。
2、健全相关制度。各镇、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值班制度、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制度、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执行落实到位。
3、加强巡查监测。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重点地区详查和汛期巡查,建立监测台帐、巡查台账,准确掌握我县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凡属县级以上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即为重点监测区域,在每年的汛期地质灾害巡查中,应予以重点检查并就其稳定性作出初步评价。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隐患体变形情况、动植物异常情况、地下水变化情况等。对隐患点的监测要采取常规监测和汛期巡查相结合、专业单位监测和群众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与汛期集中降水时加密监测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第一时间发现并预警。
4、强化应急预警。各镇、区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要及时划定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确定临灾疏散路线,并予以公告,一旦出现险情,要迅速预警,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组织群众紧急撤离,做到第一时间转移群众、第一时间报告灾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灾,坚决杜绝因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全面统筹,科学指挥,及时分析形势,研究防治对策,协调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镇、区行政一把手是本镇、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分管负责人要抓具体、具体抓,确保各项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2、形成工作合力。县国土、气象、住建、公安、水利、交运、农业、林业、环保、安监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各司其职,整体联动,加强协调与配合,完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做到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国土部门与气象部门要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及时掌握水情、雨情、险情,为制定防治措施和开展抢险救灾提供依据。
3、广泛宣传发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普及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知识,特别是要及时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发放防灾明白卡,在危险区域设立警示牌和标志,让地质灾害易发区干部群众掌握基本防灾技能,增强防灾意识,提高抗灾能力。
4、落实工作经费。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处置、监测、预警预报、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工作,确保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严格责任追究。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两办"督查室要组成专门督查组,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实地暗访等多种方式,深入相关镇、村和灾害现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思想不重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从严追究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并公开曝光,通报全县。
附:1、阳新县地质灾害重点监测区(点)一览表
2、关于调整阳新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附1:
阳新县地质灾害重点监测区(点)一览表
序号 | 地区 | 灾害名称 | 危害对象 | 责任单位 | 监测 区级别 |
1 | 洋港镇 | 崩山泥石流区 | 威胁崩山村村民 | 洋港镇 | 省级 |
2 | 龙港镇 | 金竹尖茶场滑坡 | 威胁滑坡体下居民安全 | 龙港镇 | 市级 |
3 | 率洲管理区 | 率洲管理区五马钙业有限公司 | 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率洲管理区 | 市级 |
4 | 排市镇 | 玉畈村七组滑坡 | 威胁滑坡体下2户居民安全 | 排市镇 | 县级 |
5 | 韦源口镇 | 新港村缺塘地面塌陷区 | 威胁新港村109户村民安全 | 韦源口镇 | 县级 |
6 | 富池镇 | 丰山村王家组地面塌陷区 | 威胁丰山村王家、黄家二组村民安全 | 富池镇 | 县级 |
7 | 洋港镇 | 洋港镇煤炭采空区塌陷 | 威胁煤炭采空区及周边村民安全 | 洋港镇 | 县级 |
8 | 白沙镇 | 青山村琚兴组山体滑坡区 | 威胁42户村民安全 | 白沙镇 | 县级 |
9 | 白沙镇 | 青山村盛家湾组山体崩塌 | 威胁崩塌体下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 白沙镇 | 县级 |
附2:
关于调整阳新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因人事变动,经研究,决定调整阳新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现将调整后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 长:魏 强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俞永佳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费 力 县财政局局长
肖本贵 县政府外事侨务办主任
成 员:石教斌 县公安局副政委
石立新 县民政局副局长
孔令柏 县发改局副局长
余敦茂 县卫计局副局长
詹群策 县林业局副局长
刘元富 县环保局副局长
刘 杰 县住建局副局长
刘合松 县交运局副局长、县公路局局长
韩雪婷 县气象局副局长
柯志农 县安监局副局长
邢太林 县农业局副局长
朱中勇 县经信局党委委员
黄咸俊 县水利局防办副主任
尹爱文 县国土资源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
丁宏威 县电信公司副总经理
邱成齐 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