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阳政办函〔2015〕143号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阳新县2016年度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管理区,经济开发区,县政府各部门:
《阳新县2016年度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实施方案》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阳新县2016年度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
实 施 方 案
2016年是我县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的攻坚之年,为全面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实现“绿色全覆盖”的奋斗目标,根据中共阳新县委 阳新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满富川工程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的决定》(阳发〔2014〕1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绿满荆楚行动的决定》为指导,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山上治本”和“身边增绿”为主线,按照三年建成“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的要求,全面推进“绿满富川”工程,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构建山川秀美、生态宜人的新阳新。
二、主要任务
(一)建成绿色示范村100个。
(二)完成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成片造林6.45万亩,其中:指令性区域造林任务1.5万亩。
(三)坡耕地退耕还林1.55万亩。
(四)森林抚育3.50万亩,近三年新造林抚育管护18.46万亩。
(五)新建防火线100公里。
(六)县城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50万m2,绿化率达到33.0%;集镇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40万m2,绿化率达到17.5%。
(七)主要公路(高速、国道、省道、武阳一级公路)和列养公路绿化率100%。
(八)全民义务植树200万株,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5%以上,县(镇、区)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适龄公民义务植树每人5株。
(九)无重大森林案件和重大等级以上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
三、工作重点
(一)打造“三大”亮点工程。县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上予以倾斜,县林业局要对选定造林地块、作业道、防火线等作全面调查规划设计,重点打造“三大”亮点工程,要求所在镇(区)加强领导,尽快办理好林地流转手续,尽早以最高标准实施,打造阳新林业开发的亮点。一是龙港镇大广高速沿线3000亩生态景观林。涉及渡口、孔志两个村,造林树种以香樟、红叶石楠、枫香等城镇绿化树种为主,以马尾松、杉木等用材树种为辅,建设生态景观林3000亩。二是排市镇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经济林基地。涉及玉畈、陈山、中山、下容等村,通过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依托公司资金和技术打造3000亩优质高效油茶和茶树园基地。三是三溪镇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油茶基地。涉及藏河村,通过土地入股、股份制开发和大户承包开发经营等方式进行开发,建设标准化油茶园2000亩。
(二)推进“四绿”工程建设。一是城镇绿化工程。城镇建设要留足绿化用地,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在城镇及其周边见空增绿、见缝插绿,建设环城绿带和公共绿地,全面加强街道、社区、单位、庭院绿化,积极开展森林城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镇绿化、美化水平。二是村庄绿化工程。采取连片绿化、整村推进的方式,统筹推进村旁、路旁、宅旁、水旁及零星闲置地绿化,大力开展户均十棵树活动和绿色示范村创建活动。建设环村绿化带、村庄风景林、水源涵养林、果木经济林,使森林入村、绕路、依水、围田,建设美丽乡村。三是通道绿化工程。抓好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公路沿线,主要河流、湖泊沿岸宜林地的绿化,全部实现绿色全覆盖。加快沿路、沿江、沿湖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着力提高绿化美化水平,采取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方式,建成2行以上的林带,构筑绿色之路、景观之路。四是绿色富民工程。加快推进宜林荒山和无立木林地造林绿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林。优先发展油茶,积极发展楠把竹、花卉苗木、木本药材、干鲜果类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生态疗养等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确保造林绿化质量。各镇(区)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按照不同的经营目标,科学确定造林树种、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按照“植树标准化、管护科学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大力推广良种壮苗山上造林和乡土大苗山下绿化,特别是城镇、通道绿化,要尽量选用大规格苗木,做到保质量、早见效。推行工程造林,严格落实造林技术规程,实行造林质量全程监管,在整地上,除25度以上坡地外,提倡保留植被带全垦整地;在苗木上,一律选用良种壮苗;在栽植上,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并要栽紧栽实不窝根。按照集约经营的标准,加强新造林和未成林地的抚育管护,提高造林质量与成效,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四)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一是抓好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新造林、坡耕地退耕还林、中幼林抚育管护,以及防火线建设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全面完成省、市下达造林绿化任务。二是按照三年实现“绿色全覆盖”的要求,重点推进指令性区域造林、“五线”区域荒山荒地造林。三是落实森林防火“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追究森林防火工作中失职、渎职行为。四是加强现有林保护,严格实施林地定额管理、用途管制和林木限额管理、凭证采伐,强化生态红线约束。进一步加强封山育林、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依法惩处盗伐滥伐林木、毁坏和非法占用林地、绿地、湿地的行为,保护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四、优惠政策
(一)放宽造林绿化主体。允许全县企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国家公务人员在县域范围内投资造林绿化,并可与农民一样享受投资收益权。
(二)造林补助政策。荒山荒地造林面积和经国土部门确认的退耕还林面积全部纳入林业项目补助。
(三)林业产权政策。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原则,充分赋予造林绿化者的自主经营权。造林满1年的,造林绿化主体可向林权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林权证,并免收一切费用;林地使用权、经营权可依法继承、抵押、流转。
(四)森林抚育补助。连片造林300亩以上,或主要公路沿线造林4~5年郁闭后,优先安排森林抚育项目,每亩补助100元。
(五)生态公益林补助。主要公路沿线、江河沿岸荒山造林成林后,可按相关标准申报国家级、省级公益林补助。并允许经营者在不影响林分生态功能、保留适当株数的前提下,进行分期分批采伐,或挖取部分林木作为绿化大苗销售。
(六)推介林业贷款。对面积200亩以上造林主体,可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介林业项目贷款,贷款最高额度为每亩1000元,利息为商业贷款的最低利息,还款时间可延长到贷款的第5年。
(七)林业技术服务。林业部门每年培训林农等各类造林绿化业主1000人次,并为每一块造林绿化地提供2次以上技术服务;同时,造林绿化主体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要求林业部门提供技术咨询、指导等服务。
五、补助标准
(一)森林城镇、绿色乡村、绿色通道建设, 按不同苗木规格折算面积,每亩补助200元。
(二)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坡耕地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500元。
(三)油茶造林每亩补助800元;连续3年验收合格的,到第3年每亩再补助100元。
(四)楠把竹造林每亩补助500元;连续3年验收合格的,到第3年每亩再补助100元。
(五)马尾松、湿地松用材林造林每亩补助300—400元。
(六)杉木等用材树种造林每亩补助200元;大户造林面积300亩以上的,或整村造林1000亩以上的,可安排30%的面积享受每亩300—400元补助。
(七)森林防火线建设每公里补助2万元;栽植了木荷、枫香、香樟等生物防火树种的,可同时享受每亩200元的造林补助。
(八)森林抚育每亩补助100元。
六、组织领导
(一)加强宣传发动。宣传部门在创建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各镇(区)、村组要做好宣传牌、宣传栏和宣传标语,积极营造植树造林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广泛吸纳市场主体、工商资本造林;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造林绿化,鼓励干部带头和能人牵头包山造林,充分调动社会各界造林绿化积极性,掀起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新高潮。
(二)落实造林任务。各镇(区)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造林实施方案,明确重点绿化工程和造林地段,层层分解落实造林任务。要充分挖掘造林潜力,逐块、逐段落实造林地段,确保应种尽种、一步到位、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同时,要建立健全造管结合的管护机制,认真做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把管护责任与造林绿化紧密结合,与责任主体签订栽植和管护合同,制定乡规民约,实行有效监管。
(三)明确工作职责。一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县、镇、村层层签订造林绿化责任状,明确造林绿化面积、标准、时间和任务要求;县政府将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任务纳入各镇(区)、县直单位量质化考核和党政主职目标责任制考核。二是明确责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各镇(区)、各单位的党政一把手为本单位造林绿化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要加强指导,及时解决问题和矛盾,督促检查造林绿化质量和进度。
(四)强化督办检查。各镇(区)和相关单位要牵头开展造林绿化督查,强化造林绿化工作跟踪,确保造林进度和质量。林业部门要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在春季造林结束后,及时开展春季验收,对各地植树造林绿化实绩进行全面核查验收,根据栽植数量、质量和任务完成情况,登记上图。要开展秋季自查验收,进一步核实造林面积、成活率、保存率和抚育管护情况,及时发放林业项目补助款。县政府将组织督查专班巡回检查,将督办结果和造林绿化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任务完成差的镇(区)和单位第一责任人进行约谈。
附:阳新县2016年“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创建任务分配表
附:
阳新县2016年“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创建任务分配表
单位:亩、公里、个 建设 任务 镇(区) | 成片造林 | 中幼林抚育 | 建成省级绿色示范村 | 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 | 2013~2015年新造林抚育管护 | 防火线建设 |
合计 | 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造林 | 坡耕 地退 耕还 林 | 合计 | 其中:县财政资金 |
小计 | 其中:指令性区域造林 |
合计 | 80000 | 64500 | 15000 | | 15500 | 35000 | 100 | 687000 | 184619 | 100 | 32 |
富池镇 | 1600 | 1400 | 500 | 长江沿线(张湾村500亩) | 200 | | 4 | 44875 | 4959 | 5.0 | |
黄颡口镇 | 1400 | 1000 | 500 | 长江沿线(军山村400亩,尖峰村100亩) | 400 | | 5 | 16082 | 1485 | 1.6 | |
韦源口镇 | 1050 | 1000 | 400 | 大韦线可视范围内荒山(金盆村150亩,三保村150亩,春湖村100亩) | 50 | 1000 | 5 | 11246 | 2613 | 1.2 | |
陶港镇 | 1400 | 1200 | 400 | 富阳公路沿线(陶港村100亩,碧山村60亩,王桥村240亩) | 200 | | 4 | 21693 | 3381 | 2.0 | |
白沙镇 | 7500 | 6500 | 1800 | 106国道沿线(吕广村600亩,白沙铺村500亩,坑头村300亩,上潘村300亩,梁公铺村100亩) | 1000 | 8000 | 10 | 41767 | 13016 | 10.0 | 6.0 |
浮屠镇 | 3400 | 3000 | 1100 | 武阳一级公路沿线(方林村170亩,白浪村320亩,朝六村200亩,汪佐村50亩,献甲村160亩,沿镇200亩) | 400 | 1000 | 9 | 12698 | 13648 | 2.2 | 1.0 |
三溪镇 | 2550 | 1600 | 500 | 大广高速沿线(冠塘村40亩,丫吉村60亩,军林村300亩,龙泉村100亩) | 950 | | 4 | 38682 | 11203 | 6.0 | 2.0 |
王英镇 | 6500 | 5000 | 1400 | 仙岛湖风景区(库岛及半岛400亩,泉丰村60亩,隧洞村100亩,附坝村600亩,鲁山村240亩) | 1500 | 9000 | 9 | 195875 | 10027 | 17.0 | |
龙港镇 | 14000 | 12000 | 2400 | 大广高速和杭瑞高速沿线(渡口村1350亩,孔志村650亩,梧塘村200亩,马岭村200亩) | 2000 | 1500 | 11 | 61766 | 25576 | 15.5 | 9.0 |
洋港镇 | 13000 | 11000 | 2500 | 龙洋公路沿线(洞下村100亩,胡桥村500亩,桂源村500亩,泉口村900亩,田畔村200亩,下磨村200亩,新城村100亩) | 2000 | 3000 | 6 | 38267 | 20362 | 7.5 | 4.0 |
排市镇 | 8000 | 6000 | 1200 | 杭瑞高速沿线(玉畈村500亩,洛元村200亩,上王村100亩,下桥村100亩,排市村100亩,硖石村200亩) | 2000 | 1000 | 6 | 45208 | 13216 | 7.5 | 3.0 |
枫林镇 | 6000 | 4000 | 900 | 杭瑞高速沿线(樟桥村60亩,大桥村300亩,漆坊村540亩) | 2000 | 5000 | 6 | 35058 | 27122 | 9.0 | 3.0 |
木港镇 | 7000 | 5000 | 900 | 杭瑞高速沿线(金河村150亩,木港村200亩,排港村300亩,吉山村100亩,田畈村150亩) | 2000 | 5000 | 5 | 48839 | 26103 | 9.0 | 4.0 |
兴国镇 | 350 | 300 | | | 50 | 500 | 1 | 1509 | 1733 | | |
城东新区 | 350 | 350 | 150 | 重点生态区位(石震村80亩,胜利村70亩) | | | 4 | 4117 | 825 | | |
经济开发区 | 450 | 350 | 150 | 重点生态区位(泉池村100亩,周通村50亩) | 100 | | 3 | 10687 | 779 | 1.0 | |
率洲管理区 | 350 | 300 | 150 | 重点生态区位(河头屋100亩,一队50亩) | 50 | | 3 | 2569 | 525 | | |
荆头山管理区 | 200 | 200 | 50 | 重点生态区位(新华大队50亩) | | | 3 | | | | |
半壁山管理区 | 100 | 100 | | | | | 2 | 256 | | | |
大王镇 | 1600 | 1400 | | | 200 | | | 18611 | 2396 | 1.8 | |
太子镇 | 1700 | 1400 | | | 300 | | | 36790 | 4423 | 3.7 | |
金海开发区 | 1500 | 1400 | | | 100 | | | 405 | 122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