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中文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阳新 > 文化遗产

折子粉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8-10-15 00:12 来源:县非遗中心

11.晾晒包装_副本.jpg

阳新折子粉制作技艺是蕴含特定历史信息,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地方食品的制作方法。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完美结合上。

阳新折子粉享誉鄂赣边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起,在阳新就有人从事折子粉的手工制作,民国时期至今也有很多人在民间传承折子粉制作技艺。据当地制作折子粉的老人讲,历史上折子粉是进贡朝廷的“贡粉”。解放前,折子粉是招待贵客、孕妇催乳的佳品,有钱人家才能吃上折子粉;计划经济年代,能吃上折子粉,就算是一件幸事。

阳新折子粉制作技艺经过长期的传承,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艺流程,主要经过选米(包括淘洗)、烂米(发酵)、磨浆、压干、拍坨、沸水煮坨(半生熟,视季节确定时间)、碓匀、揉坨、装桶、上粉架、烧沸水、压制成型、下锅、煮熟、起锅、清水过滤、竹折子上成型(半斤左右一小折)、摊晒、晒干、包装。其主要原料有大米、水等。主要制作工具有粉架、竹折子、粉盆、缸、粉饼、粉箍、粉盖、压筒、米碓全套、锅灶等。

阳新折子粉与其他的米粉不一样,其制作技艺的独特之处主要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原材料,阳新折子粉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产于阳新当地的优质早稻米。二是发酵。制作折子粉的大米,需要放在陶瓷的米缸中进行发酵。大米通过发酵后,会产生一种特有的香味,这是不同于其他米粉制作的关键环节。三是晾晒过程中,将做好的米粉铺在特制的竹折子上进行晾晒,利用竹子之间的缝隙,使做出来的粉干得快且不会串味,从而保持折子粉的口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点击咨询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