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目前全国市场上标榜着“健康、养生、纯天然、高品质”标签的土鸡蛋,价格比普通散装鸡蛋高出一倍,但很多是“化妆”出来的,并点名湖北的两家公司。事件发生后,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积极反应,先后组成了3.15事件调查组、土鸡蛋标准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调查,重点到省内农业科研机构、基层畜牧部门、禽蛋企业充分调研,听取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湖北是禽蛋大省,禽蛋产量居全国第六位,蛋鸡是我省畜牧业中仅次于生猪的主导产业,全省常年养殖蛋鸡约1.7亿只,其中笼养鸡1.2亿只,放养鸡等约有5千万只。放养鸡鸡种大多数为江汉鸡、麻城绿壳蛋鸡、双莲鸡等8个本省内的地方鸡品种和经改良后的地方鸡品种。目前我国没有出台土鸡蛋的标准,其中在《蛋与蛋制品术语和分类标准》(GB/T34262-2017)中无土鸡蛋定义,外省也没有土鸡蛋的相关标准,使得整个土鸡及产品市场鱼龙混杂,让消费者真假难辨,我省部分企业将笼养鸡蛋标识为传统意义上的散养土鸡蛋,并因此遭受到质疑。通过调研,深感土鸡蛋当前面临最大问题是标准缺位、概念混乱的问题,同时,监管部门在执法中也同样面临土鸡蛋标准缺位的困惑。
鉴于此,尽快制定土鸡蛋标准,从鸡种、养殖方式、饲料、药品管理、蛋品质量等内容进行规范是当务之急,标准将有助于规范土鸡的健康养殖和土鸡蛋的安全生产,对于提升整个养鸡行业标准化水平,保障蛋产品安全,提高湖北土鸡蛋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为做好此项工作,厅农安处组织湖北省家禽业协会及省畜牧主管部门共商对策,决定以推进土鸡蛋团体标准制定为重点突破口,推进我省土鸡蛋标准化生产。
一是召开制标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于3月27日在汉举行,由湖北省家禽业协会牵头,以“湖北标准,健康安全”为主题,召集省内畜牧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蛋鸡养殖和鸡蛋销售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制订湖北土鸡蛋团体标准。通过研讨会达成共识,尽快制定湖北省土鸡蛋团体标准。湖北日报对此做了专题报道。二是加大技术支持。邀请国内知名的院士及畜牧专家共同组成湖北省家禽业协会土鸡产业发展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担任主任委员,湖北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邵华斌,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杜金平等知名专家任副主任委员,全省畜牧主管部门、研究推广部门的数十名专家为成员。专家委员会为湖北省土鸡的保种、选育、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包括制定土鸡健康养殖、无抗养殖技术;开展全省土鸡养殖的生产方式与土鸡产品类型的认定、认证;开展笼养土鸡、圈养土鸡、散养土鸡技术培训;为土鸡养殖企业和业者提供技术咨询。三是加快土鸡蛋团体标准制定并明确重点内容。专家委员会研究确定标准的重点内容有土鸡的定义(列入国家家禽遗传资源的地方品种鸡,以及利用地方鸡资源培育出来的鸡种);土鸡蛋的定义(地方鸡及由其改良的地方鸡种产的蛋);土鸡蛋的种类(笼养土鸡蛋、福利养殖(地面散养)土鸡蛋和生态放养土鸡蛋),以及土鸡健康养殖等其他相关的内容。
10月28日,《土鸡蛋》标准专家评审会在湖北省农科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担任评审组组长,省畜牧兽医学会、华中农业大学、省标准化学会、省兽药监察所、省畜牧技术推广站等相关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土鸡蛋》标准经过专家评审会通过。11月18日,《土鸡蛋》标准在湖北省家禽业协会年会上正式发布实施。从此我省家禽协会的200多家成员单位将严格依标生产、包装和销售。
湖北《土鸡蛋》团体标准率先全国,是目前全国第一个土鸡蛋的相关标准,将对全国养鸡产业标准化有很强的示范带动效应。我厅后期将进一步加大对湖北省土鸡蛋标准化的支持,在《土鸡蛋》团体标准正式运行后,合适时机以此为基础完善制定省级土鸡蛋地方标准,并积极申报国家的土鸡蛋行业标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