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根据我站调查分析,预计我县第5代稻飞虱3级发生(中等发生),局部4级(偏重发生),如防治不力,部分水稻将出现“穿顶”,造成产量损失。
二、发生期:9月16日至9月21日。
三、主要依据:
1、田间虫量:我站9月15日在荆头山、木港、陶港、半壁山等地调查,田间飞虱虫量70-770头/百蔸、平均418头/百蔸,短翅成虫0-60头/百蔸,平均15头/百蔸。成虫占65%,若虫占35%。短翅成虫数量较多,大量繁殖危害风险加大。
2、水稻长势:我县中、晚稻处于灌浆、抽穗扬花期。直播稻种植密度高,田间荫蔽,部分稻田氮肥偏多,叶片嫩绿,适合飞虱取食为害。
3、气候条件:据预报,9月中、下旬我县阴雨天气偏多,气温适宜,比较有利稻飞虱繁殖、危害。
四、防治方法:
稻飞虱危害具有隐蔽性、群集性、爆发性、毁灭性,可以在短期内造成水稻产量重大损失。各地要切实加强应急防治,控制稻飞虱危害。
1、防治时间:9月16日至9月21日。
2、防治标准:稻飞虱百蔸虫量1000头以上均要防治。
3、防治田块:中、晚稻田。
4、防治药剂:推荐选用
(1) 10%三氟苯嘧啶16毫升/亩;
(2) 75%噻虫·吡蚜酮10克/亩;
(3) 60%吡蚜·呋虫胺20克/亩;
(4) 80%烯啶·吡蚜酮10-20克/亩。
进行防治。施药时,田间保持至少3厘米水层,提高防效。
注意事项:安全使用农药,喷洒时注意个人防护。使用农药后的包装废弃物要集中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可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处理,以免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