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镇地处鄂赣边界,南依幕阜山脉,北濒富河上游,山川毓美,人文荟萃,是湖北省重点口子镇。曾是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龙港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小莫斯科”之称。
近几日,龙港镇的许多山头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割茅草、翻旧土、挖树坑、施肥、栽苗……工人们挥汗如雨,正在抓紧时间进行灭荒造林,站在高山上放眼望去,曾经的很多荒山翻出新土,已经呈现片片绿色。
据悉,龙港镇群山环抱,山场面积达27万余亩,其中生态林6万亩、天保林10万亩、人造林4万亩、荒山7万余亩。多年来,由于山场面积过大,荒山茅草居多,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一直成为该镇一项常态化的艰巨任务。
荒山开发年年有,森林火灾年年发
2018年,龙港镇积极响应“湖北省精准灭荒三年行动”,三年来,已实现精准灭荒52565亩,但该镇荒山多,加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管护,截至目前,仍有近2万亩茅草山,这无疑成为该镇每年引发山火的重大隐患。
茶寮村是龙港镇的一个人口大村,下辖15个村民小组,有794户4213人,林地面积11000余亩,荒山面积1500余亩。由于人口多,山场面积大,每年一到防火季,该村防火压力非常大。
据茶寮村党支部书记张远裕介绍,这几年村里积极响应号召,一直坚持在搞灭荒工作,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管护不到位,不少头一年消灭的茅草山,到第二年又重新长起来了。
“每年一到防火期,恰逢上农忙季节,野外用火行为频发,加上受农村习俗影响,祭祀焚烧屡禁不止,天只要不下雨,我们就得组织村组干部到组到户宣传、上山巡护防火,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搞生产。”张远裕说。
据初步计算,每年的防火季,一到晴天,龙港政府就要组织不少于600人参与森林防灭火,如果按照每人每天100元的劳务标准,每天全镇光花费在防火上的费用至少达6万元,100天就是600万元。
“历年来,森林防灭火工作一直是我们龙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难点工作,目前我镇荒山还是不少、茅草成片,这是引发火灾的巨大隐患,光每年投入到防灭火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字就惊人,更主要的还是大家都全力去防火了,根本没心思、更没精力谋发展、搞建设。”每当谈到荒山问题,龙港镇党委书记杨前友想在心里,愁在眉梢,他始终认为荒山一日不灭,龙港镇要谋求高质量发展就遥遥无期。
向荒山进军,誓把荒山变青山
3月5日,龙港镇召开“向荒山进军”座谈会,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针对荒山治理问题展开讨论,进一步明确了荒山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荒山已成为制约龙港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全镇必须统一思想,向荒山进军,誓把荒山变青山!”杨前友作动员报告时说。
在当地政府的强烈号召下,龙港镇39个村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灭荒造林行动,向荒山进军的号角由此吹响。龙港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尹合树说:“此次我们开展‘向荒山进军’行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切实盘活龙港镇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要用绿色擦亮‘红色龙港’名片。”坜上村在接到镇政府“向荒山进军”的通知后,村两委早早谋划,在辖区立南山动用挖机已开荒150亩,这些天,村民们正忙着栽种树苗。
“这里本是一片茅草山,茅草长到2米多高,历年来是我们防火的重点区域,这次响应政府号召,不到一周时间,我们已经组织300人次,栽种树苗5000株,栽种面积已有100亩左右,计划打造果园基地,主要种植蜜桔、杂柑、桃子。”坜上村党支部书记蔡乾忠介绍说。
为推动荒山开发实现历史性转折,龙港镇下定了决心,更下足了功夫,计划完成造林18710亩,其中包含油茶新造林5135亩,果树及其他造林5135亩,封山育林和补植共8440亩,要求每村必须完成造林任务不低于100亩,同时将对2018年至2020年精准灭荒的52565亩山场进行抚育管护。
截至3月19日,不到半个月时间,龙港镇已开荒4000余亩,栽种面积达2650亩,栽种树苗84310株,在向荒山进军的过程中,全镇上下,全民皆兵。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要让荒山变金山
据悉,数年来,龙港镇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场资源,结合地方实际,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支持油茶、茶叶、黄桃、杂柑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目前已培育人造林近10万亩,种植茶叶1万亩、油茶3万亩、黄桃及杂柑1万亩。
据杨前友介绍,龙港镇要求各村在至少开发荒山100亩和除杂任务的基础上,还要因势利导搞生态,因地制宜谋发展,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充分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土地资本、运用技术资本,在推动黄桃、油茶、茶叶等主打产业规模化的基础上,也可以结合地方实际种植其他品种,合理科学谋划好本村产业发展,有力推进荒山治理与乡村振兴结合发展。
在月台村徐家畈两个组,村民们大胆尝试,创新思路,运用“小股合大股”、“全民股份制”等模式,多方式、多途径增加村集体发展资金,并通过民主选举管理人员团队,共同开挖荒山,因地制宜种植油茶。
“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改进种植技术,目前徐家畈已种植油茶700余亩,成为全镇最好的油茶林地,每年可以带动 40余人就业,实现增收50万元。”月台村党支部书记刘会银满怀喜悦地说。
在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开荒造林这块,上泉村走在全镇前列。2015年9月,上泉村引进湖北唯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短短不到六年时间,唯美公司林业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已完成荒山造林16500余亩,主要包含油茶、杉木、松木、桃果等品种。2020年,该公司成为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据唯美公司负责人曾祥波介绍,在过去的数年中,公司植树造林工作得到了湖北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按照杉树每亩500元、油茶900元等标准,享受国家正常补助。同时,当地政府还安排了防火专管员对林区进行防护。在今年防火季,龙港镇党委书记杨前友更是带队三天两头前往林区巡视防火工作。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为林业公司,曾祥波一直主张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公司每年通过用工方式直接带动周边农户256户,户均每年增收12000元,以林地林区资源合作的方式带动农户15户,户均每年增收15万元,间接带动农户12户,户均每年增收24000元,同时带动本地林木加工农户100人以上就业,户均每年增收48000元。
“今年我们积极响应镇政府‘向荒山进军’的号召,截至目前,我们又新造林2750亩,其中包含油茶350亩、杉树700亩、松树400亩、枫香300亩。”曾祥波说。
“向荒山进军”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在于行动。龙港镇鼓励广大村民学好政策,用活政策,计划将2021年乡村振兴的产业资金与各村林果开发情况搭台对接,同时在县级以上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油茶造林、果树种植及连片造林10亩以上,每亩将奖励村集体40元,对于所有造林主体均享受相关造林政策和产业扶持资金的支持,林缘、坟地打药除杂,政府也按照每亩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充分调动村民灭荒造林的积极性。
杨前友介绍,当前的重点工作是加快“向荒山进军”的进度,确保荒山应造尽造、应补尽补、应除尽除,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同时还要强化管护措施,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绿化一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在灭荒造林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逐步推广,克服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灭荒造林的精准性,提高栽植成活率。同时还要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让荒山变金山,全面打赢‘向荒山进军’堡垒战。”杨前友说。(成炫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