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破旧 增长箭头一路上扬
2017年,全球经济依然不景气的大环境依然是新常态。
尽管如此,阳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应对挑战,经济指标逆势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上半年,阳新实现财政收入10.68亿元,增长15.4%;各项存款余额280.48亿元,增长15.4%;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4.3亿元,同比增17%;外贸出口1.2亿美元,同比增33.4%;固定资产投资166.43亿元,同比增17.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9.7%;重点服务业单位共实现营业收入5.65亿元,同比增15.6%,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指标一片飘红的背后,是阳新第一轮思想大解放后取得成绩。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每一轮思想大解放,必然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大开放、大改革。
“上半年阳新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双向好,主要指标在全市排在前列。”
阳新县委书记王建华说,阳新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根本的还是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的差距,说到底就是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进取意识、责任担当和工作作风上的差距,只有思想真解放、全解放,坚决摆脱“思想贫困”,变压力为动力,焕发创业激情苦干实干,才能推动阳新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不破不立。
枫林镇党委书记蔡克金认为,“破的是保守观念,以及僵、慢、怕、怨、麻思想,立的是帅者之王气、将者之锐气,把思想坚定到‘进十争百’目标上来。”
“近年,阳新发展的确落后了,是时候深入思考、负重奋起了!”白沙镇党委书记陈迪顺说,在全县上下兴起思想大解放潮流之时,白沙镇党员干部从工业转型、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产业扶贫上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成效明显。
县长明进华指出,干部真正解放思想,是要敢想、敢做、敢信、敢给政策,强化务实重行,促进创新发展;
谋定而后动。
阳新开始从扩园强区、产城融合、生态旅游、民生扶贫方面下狠功夫,“既要挑得动千斤重担,又能拿得起绣花针搞好水磨工夫”,大处着眼,小处下笔,改革成效明显。
对标尤其关键: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为进一步找准思想定位,7月下旬,阳新党政代表团考察了位于“长三角”的江阴、嘉兴、松江等地,让考察干部们深深体会到:何谓“解放思想、黄金万两”!
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赞叹,一个个彼此会意的眼神,打开了考察团干部们思想上的“总开关”,创业激情被点燃,“振兴工业富民强县,争创全省新增长点”新征程脚步进一步加快。
项目为王 优势企业纷纷落户
作为阳新外出打工仔之一,石教和无疑是成功者之一。
10多年前,他踏入社会不久就来到东部沿海地区,如同千千万万个打工仔一样进厂。上班的时候做电路板,下班就摆地摊,卖中国结一类的小商品,辛苦几年才把助学贷款还清。其后他艰苦创业,从一个小工厂老板转变为大公司负责人。
“有梦想的人生才会处处充满惊喜!”他说。
带着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观念,怀抱一颗报效家乡的心,当阳新向他伸出“橄榄枝”之时,石教和回到阳新,投资1.5亿元创立湖北宏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太阳能发电系统组件,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8亿元以上。
“市场环境在变,阳新也在变,变得更加务实高效,更加贴近企业。”湖北奥莱斯轮胎有限公司企管部主任钟明朗兴奋地说,公司的订单平均每天多达5000条轮胎,光7月份销售额就超过了7000万元,可生产能力跟不上,还差1500条缺口。
为了满足订单,该公司继续扩大产能,积极建设二期,目前正在报建阶段。“国土、环保、规划、工商……这段时期的接触,我深刻感受到政府部门工作作风在变,部门的这种态度,正是企业家最乐于看到的。”
“投资软环境的变化,让企业家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看到了丰厚的回报,所以舍得真金白银地投资,更乐于投资。”湖北浙联鞋服项目负责人丁诗希说,投资3800万元的湖北省最大“云仓储”项目将于今年10月底投运。此外,二期制鞋厂投产后将增加用工1300人,年销售皮鞋800万双,将吸引更多外出打工的“阳新鞋匠”在家门口上班。
2017年,阳新迎来了项目建设的爆发期。
8月4日上午,阳新县总投资26亿元的1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为该县踏上“坚持工业强县、推进赶超跨越”征程写下浓墨重彩一笔。
今年2月22日,9个重点项目同时落户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涵盖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总投资36.8亿元;5月18日,总投资10亿元的8个项目落户经开区。
项目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记者了解到,截至发稿阳新在库5000万元以上项目86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114个,计划总投资446.48亿元。在库亿元以上项目66个,计划总投资393.63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201.69亿元。工业投资项目75个,计划总投资78.81亿元。
“争十进百”,破题起势。
无论是年初六大招商分局激情出征,还是转变作风,当好服务企业的保姆,阳新“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人人肩上有项目”,以项目大建设促发展大跨越,既为在全省国贫县中率先脱贫摘帽提供项目保障,又给阳新未来的发展打牢基础。
政策护航 政府当好“店小二”角色
“争十进百,赶超跨越”,阳新,正处于过坎爬坡的关键时期。城市的发展,是螺旋上升还是一路向上,取决于政府的因势利导和角色扮演。
“把‘工业强县’作为全会主题,这在阳新20多年的工业发展史上是唯一一次,必将给阳新工业发展带来里程碑意义。”在阳新工业口干了多年,阳新县经信局局长李细禄倍感振奋。
振奋来源于政府部门真正摆正了自身位置,尊重“企业家老大”地位,甘当“店小二”角色,理清了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
两年来,一系列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接连出台,阳新经济发展迎来了春天。
出台《资本市场建设服务绿色通道制度》,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在资本市场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关于进一步支持鼓励企业上市奖励(暂行)办法》不仅设立了阳新县资本市场发展基金,还对上市企业予以真金白银的资金奖励;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支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强化服务“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改革活县”战略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民间创业热情,增强了阳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关于加快推进阳新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依托阳新交通区位优势、特色产品优势、集成产业优势,建设覆盖全县的电子商务网络,促进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发展的补充意见》从土地保障、重资产建设、投资扶持、贡献奖励、租赁补贴、总部经济、上市、创新、现代农业等方面条分细缕给出了优惠政策,展示出政府十足的诚意。
“富川英才行动计划”紧盯一流企业管理人才、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高素质技术工人,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项项政策,字里行间透着阳新渴望发展经济的情真意切。这种诚意,正深深打动着在阳新的企业家。“实话实说,两三年前的确有少数干部出于私心给我的企业穿小鞋,让公司不能顺利发展。但这几年,随着官员思想深刻转变,各种优惠政策和自我监督机制完善,这种现象绝迹了。”
阳新经济开发区一位企业家说,这也正是他放心地让自己的合作伙伴来阳新落户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江浩浩兮浪拍岸,奔流深海兮永不止。作为黄石扼守鄂东南的桥头堡,在市委市政府指挥棒的统一调度下,阳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利好条件不断发展;
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阳新坚持园区化、集约化、集群化模式,不断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港(物流)工业园、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三大主战场迅速发展,“舞活一个龙头,带动两个片区”;
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深入实施骨干企业创新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让“大企业顶天立地,成长型企业铺天盖地”,下活县域经济一盘棋。
在黄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中,以其潜力巨大的后发工业优势、禀赋突出的生态优势、奋勇争先的思想优势、机遇叠加的区位优势,在工业舞台上正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有风自东边而来,扶摇直上青云天!
秉持“工业强县、赶超跨越”战略的阳新热土上,必将走出更多的“阳新制造”,撑起阳新工业的脊梁,造福阳新百万群众!(田城 蔡克智 江显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