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经研究,湖北省防办决定于5月19日12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据预测,主汛期(6月至8月)我省降水量将偏少1至3成,可能因高温少雨发生阶段性干旱,抗旱形势复杂严峻。
据介绍,2024年7月16日(出梅后)至2025年5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1成,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低值,出现伏秋冬春跨季跨年干旱气象。
目前,长江、汉江干流主要站点水位偏低,部分站点水位降至历史同期最低值,省内主要河流水位大部分偏低,湖库塘堰蓄水较历史同期偏少近2成。全省已有天门市,以及十堰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襄阳保康县、谷城县,荆州荆州区、松滋市、石首市,荆门京山市、沙洋县、钟祥市等11个县(市、区)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省防办要求,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思想,多维研判形势、科学应对挑战,坚决打好抗旱减灾攻坚战;要加强监测预报、坚持联合会商,全面掌握雨情、水情、农情、墒情、旱情、灾情和抗旱行动,摸清本地抗旱水源现状和供水灌溉能力,结合气象预报和江河来水预测,分时段、分区域、分需求研判抗旱形势,因地制宜、综合施策;要及时调整完善抗旱应急预案,优化供水计划,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水库放水、涵闸引水、泵站提水、移动抽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服务指导,加大抗旱投入,及时派出工作组、专业抗旱队伍赴城乡供水、农业灌溉风险较大地区,服务指导各地提前储备备用水源,优先保障生活供水,科学调整农作物结构,前置抗旱设施物资,提高抗旱工作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艾红霞、高媛)
相关阅读:
十堰襄阳出现40℃高温
湖北今年是否热得有些早
5月19日下午,十堰最高气温达39.8℃,创湖北省内国家气象观测站今年以来的气温新高,湖北省气象台发布今夏首个高温黄色预警。此外,十堰、襄阳有超过40个乡镇最高气温达40℃及以上。
5月出现40℃以上高温,今年是否热得有些早?这种情况罕见吗?湖北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洪国平、工程师薛海涵进行了解答。
据统计,1961年至2024年,湖北省5月最高气温≥39℃的发生频率约为8%(64年中共出现5次),均出现在西部,其中3年超过40℃,最早出现在1988年5月2日、3日的秭归、兴山,达40.8℃。
今年4月以来,湖北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多地提前入夏。其中武汉于4月14日入夏,较常年5月中旬入夏提前近1个月。5月2日,郧阳出现39.2℃高温天气,为今年5月湖北首次出现≥39℃天气,较常年最早出现39℃高温的平均日期(6月24日)提前53天。按日序数看,排历史同期第2早(与1988年持平),仅晚于2011年4月29日,是近14年来最早出现39℃以上高温日的年份,达到极端事件标准。
高温天气为何提前出现?气象专家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北省最早出现39℃以上高温天气的时间每10年提前约4.6天,与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相符合。
后期天气情况如何?气象专家介绍,本周不仅有高温天气,还有两次降水过程。预计5月20日至21日,湖北西部高温天气持续,其中十堰、襄阳、宜昌局地可达37℃至39℃;东部地区有小到中雨,伴有强对流天气。22日至23日,全省中到大雨。22日起,全省气温将下滑至30℃以下。(曾莉、唐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